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园林与它的草木

春天是活生生的

从初绽新绿的枝芽中

潺潺吐出的生命力

带来了最多情缱绻的陪伴者

而园林也是活生生的

那些缄默着任凭风在叶尖儿上

私语的草木们

与这片园子共同呼吸

牵起了流动的生命线

九九凛冬将随这一天落下帷幕

而下一日的开始

是2022年的植树节

让森林走进城市

让城市拥抱森林

创造理想生活栖息地的愿景

正与我们的园林不谋而合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会呼吸的园林从来离不开这些无声的草木,它们绵延不绝,在喧嚣的红尘中为这片理想的栖息地划出了生命的屏障。

明末造园家计成的《园冶》中云,“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梧阴匝地,槐荫当庭;插柳沿提,栽梅绕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四时之花木,正是园林中生生不息的流转之美。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1

草木与人类家园文化的共生关系更是源远流长。

“囿”“圃”的文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

“囿”字的本意是古代帝王豢养飞禽走兽的园林;而“圃”和现在的解释相差无几,意为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

古代的囿和圃虽然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园林不同,但它们是中国园林的雏形。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2

出土于陕西宝鸡眉县马家镇杨家村窖藏的四十三年逨鼎,鼎内铭文中就篆刻着对管治四方山林川泽官员逨的褒奖、赏赐、升迁的册命。

“山川林泽”,乃是中国园林生成的源头之一,更是风景名胜园林的母体。

而源自逨鼎的考古发现,为中国园林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文物依据,被誉为近2800年前的国家最高“绿化奖章”。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3

若是再往前追溯,回归到新石器时代文化时期,仰韶文明一路向西发展,在其分支的一种地方类型——马家窑文化的代表性文物中,树木、枝叶等草木形象的屡屡登场,则是家园与草木密不可分的明证。

树木纹彩陶盆、树枝纹彩陶盆、树叶纹双耳彩陶罐……极生动的线条与极朴实的陶罐,共同审视着文明缘起时,最初始也最真实的审美本能。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追溯罢历史,且调转目光,投向今日园林之春色。

园林文化中,总有无数希冀、愿景、志向与情意寄托于种种草木之上。

而南北相隔,地域有别,天下园林营构者的审美创意与不同草木碰撞出了花火,也就此诞生了各色独具魅力园林植被景别。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留园·古木交柯

“古木交柯”乃是留园十八景之一,古柏与山茶相交缠,白壁如纸、花木为绘,宛如一帧赋彩国画。

苍劲虬曲、肃风当雪的古柏,遇到红英覆树、冶艳似锦的山茶,与人刚柔并济的丰富视觉感受。

△留园·古木交柯

△留园·古木交柯

拙政园·紫藤树

闻名江南四大名园拙政园的紫藤,乃是昔日明代吴中四才子之文徵明亲手所植。

每到花季,紫穗悬垂,灿若烟霞,四百年的人文风月,便在花开的一刹那,与现世有了更深的缠绵。

△拙政园·紫藤树

△拙政园·紫藤树

颐和园·西堤古柳

北方园林的春天来得晚些,但东风从不怠慢柳条,柳的意象总是极美的,缠绵春风、挽留别客,飘摇之间寄向情意绵绵的未来。

驻扎在颐和园西堤的十九棵古柳,乃是这座园林自清代至今、颇有年头的见证者了,烟云漫卷去风月,唯有青青柳条如故,年年留人驻足。

△颐和园·西堤古柳

△颐和园·西堤古柳

盛满一城春色的东风

散漫地将绿意点满枝头

频传的花信依偎着园中的青阳

将九九消寒图的桃华一笔添满

在这个植树节前夕

且向着园林觅春的你我

贺一声“顺颂春祺”

3.12植树节|暖春将至 与草木一起拥抱园林

更多未尽春色尽在园林生活

温馨提示

请您提前预约参观门票。由于馆内停车场车位有限,请配合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耐心排队等候入场。如馆内停车位已满,可选择附近车位充足的停车场进行车辆停放。

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请您遵守国家有关预约、错峰、限流、验码、测温等防疫规定,服从工作人员引导,感谢配合。

相关阅读: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 广东东莞新增18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均在大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