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黄爱龙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建言献策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

近日

全国两会重庆首场

专题“云记者会”举行

在线邀请部分代表委员

围绕西部科学城建设建言献策

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科技创新中心

出谋划策、汇智聚力

重庆日报:产出更多“金凤凰”,助推重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黄爱龙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建言献策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说,近年来,随着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建设,对重庆医科大学来说也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此前,24个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创新平台项目集中签约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其中就有3个重医的项目。”黄爱龙表示,生物医药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重医正在争取谋划更多重大项目落户科学城,并积极参与科学城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进一步支撑科学城发展。

如何把握科学城建设机遇,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重庆医科大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下功夫。

首先,是严格对标科学城建设标准和要求。重庆医科大学坚持高点定位、精心谋划、突出特色、科学论证,提出了8个重大项目。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国家儿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模式动物公共创新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已纳入科学城建设项目库,正在加快推动建设中。

“其次,学校高度重视金凤实验室的建设,不遗余力地从存量和增量两个维度,把最具竞争力的科技团队和最具创造力的科技人才以及优质资源投入到金凤实验室的建设中,为共同打造重庆实验室‘新样板’、产出更多‘金凤凰’贡献重医力量。”黄爱龙表示,学校拟打造智慧病理、脑科学与脑疾病、医学检验三大研究集群,引进一批国内外顶尖科学家,攻克一批引领性前沿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原创成果,着力提升重庆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

“脑科学与脑疾病、医学检验两大研究集群是重医最具实力的传统优势学科,学校毫无保留地将该领域内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卓越科技创新团队精准对接到金凤实验室,并与海外引进的优秀人才形成合力,以期达到‘1+1>2’的共建效果,实现科技创新的能级跃升,助推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赋能添彩。”他说。

重庆发布:优化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

“云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重庆市委副主委,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介绍了重庆医科大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情况。

黄爱龙介绍,重庆医科大学坚持引育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提升人才引进的学科适配性和发展引领性方面,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绿色通道,近几年已引进近100名医学相关人才;在大力培养本土人才方面,学校对校内人才达到引进人才的条件,给予同等的支持,“十三五”期间,学校培养出国家级人才26人次,省部级人才230余人次;在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方面,加大软硬件投入,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重庆医科大学科技人员进行研发工作图: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科技人员进行研发工作图:重庆医科大学

此外,重庆医科大学还积极优化创新生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显著。

●打造“环重医创新创业生态圈”,设立1亿元“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创新创业种子投资基金”;

●与政府、知名企业共同打造产学研用研发平台;

●成果转化成效显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焦超声系列设备出口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

●成功研发了重庆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及适合大规模现场应急检测的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

……

黄爱龙表示,重庆医科大学积极把握科学城建设机遇,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严格对标科学城建设标准和要求,凝练提出了8个重大项目。其中重庆医科大学国际体外诊断研究院、国家儿童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模式动物公共创新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已纳入科学城建设项目库,正在加快推动建设;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打造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医智慧。

来源:重庆日报重庆发布

相关阅读:
博州:强化协同机制 提高派驻监督廉政谈话实效 镜头 阿勒泰地区:让警示教育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