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民、农宁安、王艳凤、雷温芳:以法治护航农村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民、农宁安、王艳凤、雷温芳:以法治护航农村产业发展

刘庆民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民、农宁安、王艳凤、雷温芳:以法治护航农村产业发展

农宁安代表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民、农宁安、王艳凤、雷温芳:以法治护航农村产业发展

王艳凤代表

雷温芳代表

雷温芳代表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庄村乡村医生刘庆民表示特别认同。

刘庆民代表告诉记者,他实地走访调研了泗水县多个行政村发现,当前农村产业更多是“一锤子买卖”,缺乏“造血”功能;同时,产业发展局限于农业,特色产业尚未得到全面开发。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产业规划、信息供给、规模做大、市场做强等方面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进一步激发私营企业、农户个体的积极性,发挥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

除了政策支持,刘庆民代表还比较关注涉农领域立法。对于“三农”领域传统纠纷,乡村旅游、民俗经济等新业态领域纠纷,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征地拆迁等领域发生的纠纷,他建议要进一步提高立法执法司法水平,用法治护航农村产业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富宁县木央镇木杠村村民农宁安的家乡风景美如画,但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仍以农耕和外出务工为主。说起乡村振兴,农宁安代表希望检察机关能持续关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耕地林地保护等方面问题,依法打击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形成警示效应;同时,希望检察机关为农村的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更多法治指导。

“检察机关在农村开展的普法宣传活动效果很好,很受群众欢迎。”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艳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希望检察机关加大在农村的普法宣传力度。她告诉记者,现在农村的法律人才比较匮乏,基层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也有待提升,这很不利于农村民营企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由此,她建议,在农村设立法律咨询室,由专业法律人员定期接受群众咨询,开展常态化普法宣传。

近年来,检察机关一直在持续关注“三农”领域发展,聚焦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在农村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司法救助扶贫扶弱、民法典下乡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多项活动。仅以司法救助为例,记者从今年1月17日召开的全国检察长(扩大)会议上了解到,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向4.75万余名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及其近亲属发放司法救助金6.12亿余元,同比分别上升49.9%和47.2%。

“检察机关在完成包联帮扶‘规定动作’基础上,还利用包联帮扶工作平台,开展法治宣传、平安创建、矛盾化解、惩治涉扶贫领域犯罪等工作,件件都做到了群众心坎上。”结合自己多次参与检察机关活动的经历,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合阳县黑池镇五丰社区党总支书记雷温芳真心为检察机关点赞。她期望检察机关聚焦乡村综合治理、致富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在“十四五”期间制定出台更多有利于“三农”发展的司法政策,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发展。

相关阅读:
四川代表团集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毕力同心奋进新征程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张莉:更多关注“三农”领域公益损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