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年要干这些大事

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1.今年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

2.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

3.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4.中央财政将更多资金纳入直达范围,省级财政也要加大对市县的支持。

5.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

6.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

7.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

8.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9.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

10.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

11.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2.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

13.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14.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15.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今年要干这些大事

16.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

17.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

18.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

19.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20.推出优化不动产登记、车辆检测等便民举措。

21.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22.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

23.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24.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

25.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

26.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7.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28.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29.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

30.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

今年要干这些大事

31.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32.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

33.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

34.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度。

35.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36.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

37.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38.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

39.启动乡村建设行动。

40.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

41.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42.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43.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

44.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今年要干这些大事

45.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46.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

47.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48.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49.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50.继续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医疗机构,补齐妇幼儿科、精神卫生、老年医学等服务短板。

51.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52.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

53.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54.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今年要干这些大事

55.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

56.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57.全面深化练兵备战,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

58.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59.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

60.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连云港市海州区疫情防控2022年第2号通告 北京冬奥组委:雪容融和冰墩墩至少销售到6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