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50年前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对如今中美关系再破冰有何启示?

1972年2月21日,一架机头绘有“THE SPIRIT OF 76”字样的专机于北京时间早上9点缓缓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飞机停稳后,舱门打开,59岁的美国第37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走下飞机。

1972年2月21日,北京,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夫人帕特·尼克松乘坐专机飞抵首都机场。人民视觉图

1972年2月21日,北京,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夫人帕特·尼克松乘坐专机飞抵首都机场。人民视觉图

在中美隔绝长达数十年的背景下,尼克松成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踏上中国国土的在任美国总统。1972年2月28日,中美发表第一个共同签署的政治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两国坚冰初破,从此开启了关系正常化的大门。

时至今日,世界进入动荡改革期,中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重温“上海公报”的历史逻辑,对于正确处理位于十字路口的两国关系颇具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50年后的今天,更需要把中美关系最初得以转圜的那段经历作为两国共同财富,并加以继承,从中汲取超越分歧、寻找共同利益的智慧与勇气。”2月22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徐步在由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上海市美国学会联合举办“中美关系: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研讨会”(后文简称“研讨会”)的主旨发言中指出。

中美关系: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研讨会现场

中美关系: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研讨会现场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

北京时间1972年2月21日上午11时30分,中美关系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性时刻出现了——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抵达北京东郊的首都机场。彼时,周恩来总理和中方多名高级官员已站在停机坪上等候。

还没等到完全走下舷梯,尼克松总统就远远地朝周总理伸出手,主动与迎上来的周总理握手。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足足有一分多钟之久,中美两国数十年来紧闭的大门也由此开启。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达北京。新华社发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到达北京。新华社发

接下来在中国开展访问的一周,被尼克松本人高度评价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在这期间,尼克松与毛泽东主席进行了持续70分钟的礼节性会晤;与周恩来举行了4次会谈,共计12小时;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也进行了多番磋商讨论,阐明彼此对双边关系中重大问题的立场。

50年前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对如今中美关系再破冰有何启示?

1972年2月27日,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

终于,1972年2月27日,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

两个对抗与隔绝20余年的国家,为何在20世纪70年代之初决定跨越大洋、握手言和?

“中美关系之所以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发生根本性变化,主要是世界形势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徐步在研讨会上指出。

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末,彼时的美国希望尽快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脱身,力求在美苏争霸中占据战略优势,因此需要同中国缓和关系;而中方也作出研判,在当时的形势下,改善对美关系也是有利的。

尽管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推动中美两国寻求改善关系,但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认为,不能简单将尼克松政府改善中美关系的决定视为外交权术或纯粹的地缘政治需要,而要看到尼克松当时对国际事务形成的新见解。

“1971年,尼克松看到,世界出现了由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五大力量组成的多极化趋势,美国已不处于支配地位。他也意识到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如果要实现稳定的世界秩序,就要同中国交往。”吴心伯在研讨会上分析称。

值得一提的是,在尼克松访华之前,中美曾开拓出巴基斯坦、罗马尼亚等秘密沟通渠道,借助第三国“信使”让中美领导人得以传递信号、沟通信息,为此后两国关系的“破冰”铺平了道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将中美这种小心翼翼试探的过程形容为“外交小步舞”。他在《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一书中写道,“1969年11月到1970年6月,至少有十次美国驻国外的官员在外交场合下同中国官员搭话。”

求同存异的历史智慧

作为外交史上的一份经典性文件,“上海公报”为处理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份重要指南。一方面,其明确了中美共同遵守一系列重要原则。更为重要的是,中美在最核心的台湾问题上确立了一个中国原则。

“上海公报”明确提出:“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在台湾问题上,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交锋,中国得到了美方的承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图为《人民日报》1972年2月28日的头版,报道中美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公报》。人民视觉图

图为《人民日报》1972年2月28日的头版,报道中美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公报》。人民视觉图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给中美关系乃至国际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远不止于此。1979年1月1日,在尼克松访华的7年后,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回顾过去半个世纪,中美关系虽历经风雨,仍不断向前发展:两国之间紧密的经贸纽带已然形成,中美经济总量超过世界三分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与此同时,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多领域的交流日益增加,携手推动诸多国际事务的解决。

谈及“上海公报”给中美两国及世界带来的价值与启示,杨洁勉在研讨会上总结称,“‘上海公报’开创了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新模式。”他进一步指出,尽管中美两国在历史、文化、经济、现实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和分歧,但“上海公报”在更长的时间框架和更大的空间范畴中,以独特的方式去求同存异和形成共识。

以史鉴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认为,“当前,中方强调中美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三个原则就是‘上海公报’精神的体现、继承、发展和创新。”2021年1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时强调,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新形势下中美须探寻正确的相处之道

过去50年,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50年后的今天,世界进入一个新的不稳定时期,面临多重挑战的中美关系从历史智慧中探寻正确的相处之道,就显得更为紧迫与重要。

眼下,中美关系再次站在历史性的十字路口。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政期间,美政府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大幅调整对华政策,在经济、政治、安全、外交等多个领域强化对中国的打压。拜登政府执政之后,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特朗普时期对华战略竞争的基调,并推动其竞争策略进一步体系化、阵营化、意识形态化。

受到这一新形势的影响,“上海公报”中确立的重要原则和共识正日益遭到“侵蚀”。在中方最为关切的台湾问题上,尽管拜登政府的官员屡屡表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但实际上,美方的所作所为却在从各个方面冲击一中政策的底线:批准对台大规模军售,派军官协助台军训练,声称美国有确保台湾有能力自卫的承诺等。

“‘上海公报’有关台湾问题立场的确立,为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及此后几十年发展正常关系奠定了基础。但如今台湾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竞争的工具。”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陆军少将、中国军事科学学会高级顾问姚云竹在研讨会上指出,美方的这些做法严重背离其在“上海公报”中的基本立场,也动摇了半个世纪以来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非常危险的。

近期,针对美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今年2月7日宣布对台出售武器这一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举措,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月22日表态称,中国将对美两家军工企业实施反制,并将根据形势发展,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

正如杨洁勉在研讨会中强调的那样,当看到内外形势发生变化之时,维护中美关系需要有战略底线思维和有效准备。“现在我们对美国采取的反制裁等一系列非常坚决的斗争,就是根据新的形势而进行的。”杨洁勉2月19日在上海通志馆创设的“上海滩大讲堂”讲座期间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美国在一个中国政策上的动摇是它大战略调整中的一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将自己的事情办好,提高综合国力,最终推动世界潮流朝着一个中国的方向发展。

在如今的新形势下,未来中美关系将往何处去?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前夕,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于本月22日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时点明了方向。王毅指出,“上海公报”精神对今天的中美关系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希望美方重温中美破冰初心,回归理性务实的对华认知,共同推动中美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中国纪念‘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基础、原则、努力和方向。中方的信号是坦然明确的,但美方能否理解,这是另外一回事了。”杨洁勉在研讨会上总结道。

相关阅读:
疫情下的香港:“疫苗通行证”实施第三天 饭店用餐体验如何? 首秀,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