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青岛—曼海姆双向对开班列首班开行

青岛日报2月18日讯今天下午,中欧班列(齐鲁号)中国青岛—德国曼海姆首班双向开行仪式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市政协主席杨军出席仪式并宣布中欧班列(齐鲁号)中国青岛—德国曼海姆首班班列发车。

据悉,本次去程班列共100个标准箱,搭载化工原料、车辆配件、生活用品等货物,货值约250万美元,由位于胶州的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发出,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预计19天左右抵达青岛友好城市德国曼海姆。回程班列也将满载高档板材等货物,由德国曼海姆市发出,经二连浩特口岸入境,预计22天左右将抵达青岛。

中国青岛—德国曼海姆专列双向开行,连接了德国工业中心地区的曼海姆、莱茵内卡大区和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青岛,有利于进一步畅通国际物流、拓宽合作领域,为双方实现优势产业互补、促进贸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也将有力推动两市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继续开展合作交流。

中欧班列(齐鲁号)中国青岛—德国曼海姆双向班列的开通,是上合示范区搭建基于友城的陆海联动多式联运网络体系的有益探索,为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新的高质量物流通道,为青岛市和上合示范区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培育经贸发展新动能作出积极贡献。以此次班列双向开行为契机,上合示范区将不断深化与德国的友好经贸往来,推动与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在物流畅通、经贸合作、园区建设、文旅交流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助力中德友好互利合作再创佳绩。

在全球经济和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实现逆势增长,开行量和发货量均创历史新高。据统计,2021年以来,上合示范区新增12条国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49个城市。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开行中欧班列621列,同比增长54.9%;完成集装箱作业量86.1万标箱,同比增长12.5%。

此次活动由青岛市政府主办,市商务局和上合示范区管委承办,共设置青岛会场、青岛上合示范区会场、德国曼海姆市会场三个会场,以“视频+线下”方式进行。

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出席仪式并致辞,曼海姆市前第一副市长、青岛市荣誉市民诺伯特·艾格博士视频出席仪式并致辞。

相关阅读:
"冰盾行动"保护"冰墩墩" 江苏南通:严打侵权同时做好"后半篇文章" 青岛新旧动能转换成势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