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冬奥会的主角从来不只是赛场之上的运动员,冬奥,属于中国每一个普通人。
从申办冬奥成功至今,7年时间,冬奥和冰雪运动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他们是冬奥裁判、技术官员,是冬奥志愿者,是城市服务者,是千千万万个热爱冰雪运动的你和我。
聆听他们的故事,聆听真正的冰雪“好声音”。
张家口赛区的滑雪医生。
北京冬奥会的竞技场上,各国选手贡献着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但还有这么一群人,在默默地“守护”着赛场。
那就是活跃在雪上项目的滑雪医生们,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运动员的健康才有了最有力的保障。
在17日的女子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滑雪医生们就及时救治了中国运动员张可欣。
的确,冬奥会的到来,催生了中国第一批滑雪医生,而为了达到要求,他们也付出良多。面对澎湃新闻记者,滑雪医生齐志民就介绍了这一重要工作的台前幕后。
辛勤的培训过程和赛时工作,没有让他们退缩:“我们愿意把所有的热情和精力付出在冬奥会赛场上,为冬奥保驾护航。”
医护人员,更是滑雪高手
顾名思义,滑雪医生意味着滑雪和医疗两种技能的结合,但这样的岗位概念,此前在中国非常陌生。
但要办好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医疗保障不可或缺,中国的第一批滑雪医生就是从这样的需求中,应运而生。
冬奥会期间担任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B区队长的齐志民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的医生,北京冬奥会期间主要负责U型场地和坡面障碍技巧两块比赛场地的保障。
而之所以选择成为一名滑雪医生,和他自己对滑雪的热爱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了解,为了保证滑雪医生的滑雪水平,在挑选人员时,滑雪技术就是标准之一。而当时齐志民就有五年自己学滑雪的经验。
“也是出于爱好滑雪,过程中通过视频和现场的考察,我的滑雪技术符合要求,于是就参加了冬奥会的工作。”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但即便有一定的经验,滑雪医生们还是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上岗。在长达四年的培训过程中,为了成为能够自由驰骋雪场的滑雪高手,医生们付出了太多。
“培训过程中,我们的队友有大约10%左右都受过伤。我自己也有,比如脚踝受伤,还有一次遇到脑震荡,头盔被摔裂了。”
“队员们出现过脑震荡的估计有六七人,还有人出现过膝关节、肩关节的损伤,以及锁骨骨折、肱骨骨折、肋骨骨折,还有胸椎压缩骨折这些不同伤病。”
但正如齐志民所说,他们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我们心里想着要参加冬奥,都坚持下来了。”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包括齐志民在内的滑雪医生们都成了滑雪高手,在所有雪道都能顺利滑下,这才有了赛场上行动自如,能够第一时间救治伤员的快速反应能力。
齐志民在考察场地。
雪地工作7个半小时
滑雪只是滑雪医生能力的一个方面,在培训过程中,医疗救治能力毫无疑问是极其重要的核心。
“培训过程中不但有滑雪技能培训,还有英语、急救技能的培训,有实际操作也有雪道救援(的训练)。”齐志民说。
“不仅要掌握滑雪技能,还要掌握各种各样的急救技能。工作过程中,如果遇到比如说一些颅脑损伤、颈椎损伤等(较重的伤情),就需要空气担架转运,这种病人就会需要比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过程相对复杂,时间相对长。”
“而一些膝关节损伤、小损伤、韧带损伤,转运难度就稍低一些。”在实际比赛过程中,由于快速完善的医疗保障,受伤运动员都第一时间得到了最好的救治,效果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齐志民。
为了能够取得好的医疗保障效果,冬奥会期间滑雪医生们全力投入。“每天的赛事比较紧密,从早晨6点就要起床,做完核酸检测以后就坐车来到赛场换装备。”
在滑雪医生的装备包中,有颈托、前臂吊带、骨盆固定带、夹板、止血带等急救装备,可以第一时间对伤员进行施救。
“一般工作最少4小时,最多可以达到7个半小时,要在雪地上连续站立,有的医护人员冻得瑟瑟发抖,有的手冻僵了,还有脚趾冻伤的。”齐志民说。
但是没有人打退堂鼓,在更好地保障自身健康的情况下,“队员们都以饱满的热情,保证所有受伤运动员能快速转移出场地,为冬奥会各项比赛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薛乾隆(左一)。
医护工作,也要有温度
对于团队在冬奥会至今的医疗保障工作表现,齐志民给出了积极的评价:“这段经历感觉在我的人生中是非常宝贵的,我们愿意把所有的热情和精力付出在冬奥会赛场上。”
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群副医疗官薛乾隆也表示,冬奥会期间的医疗保障工作非常顺利,这也得益于此前的多次演练。
薛乾隆来自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救科,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冬奥会工作之前,医院就已经进行过很多次世界杯赛事以及测试赛的保障,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所以对整个流程,每个队员都非常了解,真正有伤员的时候,就按照演练的操作流程规范快速地去做,经过这么多天的实战,我们的整个流程是非常顺畅的,也得到了国际雪联的好评。”
在演习中转运伤者。
而在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的同时,薛乾隆还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工作中的温度。
“我们的医护人员不是冷冰冰的,也是有感情的。运动员受伤之后会伤心痛苦,不光是身体上的因素,更多的可能是离开赛场的失落感。所以我们在救治的过程中,不仅要把医疗水平展现出来,更要以温度去温暖受伤运动员。”
他举了一个案例:此前有一名美国运动员受伤后,在救护车上一直哭。“我们知道她肯定非常懊悔,医护人员就进行了安抚,告诉她伤情应该问题不大,让运动员放心,很快就能回到赛场,鼓励她‘说不准你就是下一个世界冠军’。”听到这样的劝慰,运动员也露出了笑容。
急救演练。
团结协作,为同一个目标
为了做好北京冬奥会的医疗保障工作,滑雪医生以及其他各个环节的医护人员早早进入了闭环,开始了辛勤的工作。
“要一直保障到冬奥会结束,大部分人员还要保障冬残奥会,应该是到三月底四月初的样子才能出环。”薛乾隆说。
不过在前线拼搏的他们,也有着强大的后盾支持。
齐志民就说:“我们出征之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院长、书记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医院还专门成立了为冬奥会服务的部门,尚院长和姚主任亲自给我们送来了物资,使我们在保障的过程中热情高涨。”
与此同时,长时间在闭环内工作,也离不开闭环外的家人的分担。
“我们在医院都是医生护士,而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战士。”薛乾隆说,“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我们要做不同的事情,用我们专业的技术能力去救治每一个伤员,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寂寞,因为战士们都在一起。”
“为了冬奥会的胜利开幕和圆满结束,我们的家人肯定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
而这样一段付出的过程,让他和所有医护人员倍感自豪:“首先是感到很强的荣誉感,能够选择我来到冬奥赛场给运动健儿们做医疗服务,非常幸运。”
“等回到医疗工作岗位上去的时候,我也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