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七所“四非”高校入选,新的“双一流”大学名单为何如此调整?

时隔五年,“双一流”大学名单做出调整,新增7所地方高校,13所高校的14个学科受到警示

图/视觉中国

图/视觉中国

文|《财经》记者金贻龙

“终于不是四非了。”这是2月14日山西大学宣布入选“双一流”后一位网友的留言。

当日,教育部官网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147所高校的433个一级学科入围,其中包括首次入围的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两个学科。除了山西大学,一同入围的还有6所非211、非985高校。

所谓“双一流”建设,指的是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继上世纪90年代的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国家层面启动的又一重大教育工程,与前两者不同,“双一流”建设名单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动态调整。

如今,首轮“双一流”建设完成,成效如何?新一轮建设,有哪些调整和改革动向?

相比首轮,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最大特点,是不再专门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不再区分建设高校是A类还是B类。对此,教育部在发布会上回应:“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

在学科范围选定方面,新一轮建设以“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来调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光礼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调整体现了首轮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的承诺——以绩效为杠杆原则动态调整。”在他看来,新名单对优化学科布局、聚焦优势学科、树立学科生态意识将产生深刻影响。

为何新增7所地方高校?

对于新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周光礼用一个词总结:“更科学了。”

从新增高校来看,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首次入选。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都属于办学时间不长、办学风格“小而精”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在此之前,它们都曾是人们俗称的“四非高校”(非985、非211、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而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教育部只是将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这3所原211高校列进一流大学B类名单中。当时的官方解读是,“一流大学的遴选主要考虑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并有利于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在一些高等教育界人士看来,此举多少带了些平衡和照顾的意味。

那么,新一轮的遴选更看重什么呢?

从7所新增高校可以体现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原则。周光礼分析,“山西大学离京津冀较近,如果按经济带算,可以算作京津冀地区,同时历史底蕴丰厚;南方科技大学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可以说,新增这两所大学是与国家战略布局是一致的。”

当然,这些高校的自身实力也确实不凡。比如,南方科技大学这次凭借数学学科入选“双一流”,该校数学系自2015年6月成立以来,已经拥有3位院士和17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依托学校成立的深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

实际上,“双一流”建设也反映了一种经济发展逻辑。当今世界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呈现出特定范围内的集中分布态势,形成了多个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比如美国的旧金山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

“随着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增长极的逐渐形成,我们越来越需要更优质的高等教育,以此支撑其产业发展。”周光礼表示。除此之外,新增的7所建设高校所涉及的8个建设学科,比如上海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从服务国家急需出发”的思路。

“‘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特征就是打破身份固化,不在乎你以前是什么身份、有多大规模,办学时间长短也不是首要的,只要有实力,就有机会进入。”周光礼强调。

有新增,为何没有退出?

“双一流”建设以动态调整、不搞终身制为改革亮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新增了35个建设学科,没有做出大进大出的调整。

在各校新增的建设学科中,教育学新增数量是最多的,共新增了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个教育学学科。在一些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的学科地位相对边缘。据媒体报道,2016年前后,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综合性大学,都曾对其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机构进行过不同程度的调整或裁撤。

事实上,一流学科的分布并不平衡。在2017年9月公布的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教育学只有两所高校入选,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也是类似的情况,而有些理工科则出现了“扎堆”现象,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全国有将近30所高校入选。

据周光礼介绍,“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一个基本规则是:某一学科,全国入选高校6个以上,就要选出最后1名进行公开警示,而入选高校低于6个,比如教育学,最初在全国只入选了2个,那么这个学科在综合评价时处于最后1名也是安全的。

在这一规则导向下,部分高校就会考虑多点布局,或向学科布局少的领域进行调整,从而起到优化作用,比如东北师范大学撤销了数学,调整为教育学。

教育部官网同期披露的给予公开警示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显示,有13所高校的14个学科被公开警示,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新疆大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等。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师范大学尽管对学科进行了调整,仍然被列入警示名单。

据了解,警示学科和调整后的学科,将在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双一流”建设范围。

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建国看来,尽管新一轮建设中尚没有一所高校“出局”,但公开警示及再评价制度充分体现了动态调整的原则,对被警示高校和其他高校都具有督促作用。

探索多元、自主的发展路径

面对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否向“多元发展”“自主发展”方向迈进,成了外界关注焦点。

此前,《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按照基础研究、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不同规律和需求标准,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和常态化监测系统,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建设自主权,探索分类特色发展模式。

作为一种回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此次并没有公布“双一流”建设学科,而是被先行赋予学科建设自主权。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在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两校自行确定并公布建设学科。

在高校放权上,回望走过的这五年,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长杨颉有着直观的感受。他告诉《财经》记者,“对于入选的一流学科,中央有相应的经费支持,而学校没有规定每个学科能花多少,我们倾向于让学院有更多自主权。”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由学校来设置目标,把发展权下放到院系。

“现在学院来争取预算的时候,我们都会问,你先想明白,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上要干哪几件重要的事。”杨颉说。

眼下,对于各高校而言,一些领先学科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可能是建设周边学科,以更好提供支持,这需要梳理学科生态意识。周光礼指出,不能只强调优势学科,如果缺乏周边学科的支持,其优势地位也保不住。这次被警示的学科,有些就源于“单打一”建设思路。

因此,上海交大不完全按照单学科的建设方式发展,而以学科群的方式建设。杨颉判断,这可能会产生新的学院、研究平台。

周光礼也建议,未来“双一流”建设不能过于强调以学科为基础,否则可能会强化学科边界,不利于交叉融合,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学生跨界整合能力培养。他具体提出,可能赋予高校更多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名单的权利,自主确定学科建设的边界,交叉学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既可以超越一级学科,也可以按照二级学科建设,进一步释放高校的自主权。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鼓吹“实现财务自由”,财商教育机构如何疯狂吸金? 全力以赴 攻坚清零 夺取百色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