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年工作如何抓落实?湖南亮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重要抓手

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

2月11日上午,省长毛伟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第一项议题就部署安排全年“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工作。这是落实省委专题读书班部署,坚持干在当下、抓在当前,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实际行动。

啥是“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对湖南来说有何重要意义?该怎么干?湘伴君为您揭晓。

“三大支撑八项重点”是啥?

“三大支撑”,即电力、算力、动力。“三力”既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根本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

祁韶特高压。齐滨摄

祁韶特高压。齐滨摄

“八项重点”,即省政府第九次全会部署的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四项工作,以及去年部署的优化营商环境、“五好”园区建设、“四个十大”、湘商回归四项工作。

今年工作如何抓落实?湖南亮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重要抓手

2月7日,中联重科长沙望城工业园,一台台高空作业机械正发往全国各地。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童迪摄

“八项重点”中,既有对今年4大“硬核”行动的再部署、再细化,也有对去年4项重点工作的再强调、再督战。

释放的信号很明确:就是要做到八项工作一起抓、八项成果一起要,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目标体系和落实制度,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准而又准,把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为什么

要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谋划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把省两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靠的是真抓实干。“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就是重要的抓手。

今年工作如何抓落实?湖南亮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重要抓手

1月29日,岳阳城陵矶国际集装箱码头,生产一片火热。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典波摄

首先看看咱湖南的优势:2021年,湖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万亿元,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7%,总量居全国第9位,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比如市场主体,从总量看,我省市场主体总量居全国第11位、中部第4位,但每千人拥有法人企业数仅9.5家,全国排名靠后;

比如规工企业,数量超过千家的地市有11个,长沙市比张家界市多出2000家左右,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

当然,咱们湖南发展的潜力也是杠杠的。就拿营商环境来说,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结果中,我省排全国第8位,居中部第一,比2020年提升2位,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各类生产要素自然纷至沓来。

今年工作如何抓落实?湖南亮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重要抓手

常德市市民中心,不少市民来到“一件事一次办”各窗口办理相关业务。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田超摄

总而言之,湖南的发展现状有基础——总量中等偏上,也有差距——均量相对落后,更有潜力——增速位居前列。

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凸显、放大和拉长湖南在全国经济版图特别是在中部的地位和作用?

省政府根据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提出打造“三大支撑八项重点”的工作格局,把“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具体化、工程化、定量化,以重点工作突破带动发展整体提升。

据了解,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将纳入绩效考核和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加大财政奖补力度。

怎么抓

可以说,“三大支撑八项重点”是把顶层设计和分层衔接、战略定位和战术落地、总体考虑和四梁八柱结合起来,更好地解决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过河”的“船”和“桥”问题。

具体怎么干?湘伴君为您逐项道来。

【重点1】市场主体倍增工程

目标

到2025年末,全省市场主体力争达到800万户。其中,企业220万户,个体工商户567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万户。

做法

长短结合抓攻坚——将今年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00万户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市州、具体到行业;

点面结合抓突破——聚焦先进制造业、创新创造、外资外贸主体等重点领域,突出培育企业主体,加快“个转企”;推动个体工商户扩面,提高他们的存活率、活跃度;

放管结合抓服务——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建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于法有据、于事简便”的企业服务机制,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

今年工作如何抓落实?湖南亮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重要抓手

2月7日,资兴经开区一家耳机生产企业的工人在赶制出口订单产品,车间里呈现一片繁忙景象。李科袁冰摄影报道

【重点2】“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

目标

“十四五”期间,每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2.5万家。

做法

扩增量——加大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建立“达标企业抓入库、接近企业抓培育、新建企业抓跟踪”机制,加快临规企业、潜力企业“小升规”,围绕“一主一特”补链延链强链,引进、投产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项目,加快新建项目“入规”;

稳存量——加强在库企业运行监测,建立“退规风险企业库”,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实行“一企一策”帮扶指导,努力稳定存量企业;

提质量——推动企业深度“嵌入”产业链群建设,发挥领航企业、“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今年工作如何抓落实?湖南亮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重要抓手

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轻型运动飞机。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首席记者郭立亮摄

【重点3】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

目标

到2025年,全省培育6个左右万亿级产业,形成一批8000亿级、5000亿级持续培育梯队;培育8个以上千亿级企业,形成一批800亿级、500亿级持续培育梯队;实施80个左右百亿级项目。

做法

明确目标——牵头部门要抓紧制定路线图时间表,进一步细化分解至县市区和园区;

明确方法——坚持省市县分级推进、梯度培育,省里抓一批万亿产业、千亿企业、百亿项目,市里抓一批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十亿项目,县里抓一批百亿产业、十亿企业、亿元项目;

明确路径——强化协调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考核激励,建立企业梯度培育“池”,推动企业向十亿、百亿、千亿目标跃升。

蓝山县工业园永州湘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工人在自动化生产车间忙碌。杨雄春摄

蓝山县工业园永州湘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工人在自动化生产车间忙碌。杨雄春摄

【重点4】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

目标

到2025年,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0家以上,总市值达3万亿元以上,暂无上市公司的市州实现零的突破。

全省现有国家级产业园区实现上市公司全覆盖。

做法

强化梯次培育——建立省市县三级后备资源库,实施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精准服务在审和辅导备案企业,推进“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

强化重点突破——瞄准万亿级产业、千亿级企业,聚焦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等重点园区,紧盯没有破零、长期未有上市突破的市州,做好上市后备资源开发和培育、分层推动;

强化质量提升——引导上市公司专注主业,做大实体,提升再融资能力、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定期研判、积极防范风险,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力和持续力。

今年工作如何抓落实?湖南亮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重要抓手

图为铁建重工“京华号”,最大开挖直径达 16.07m,是国产首台最大直径盾构机。资料图

【重点5】优化营商环境

目标

优化营商环境是“永不竣工的工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巩固“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成果,在去年排名全国第八位的基础上持续争先进位。

做法

大力提升薄弱环节——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借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模式,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暗访“找茬挑刺”,倒逼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持续降低营商成本——不折不扣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继续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积极治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实现“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着力抓好国评和省评工作——对标国家和我省营商环境评价标准,补短板、强弱项,实打实地优化营商环境。

市民来到“一件事一次办”窗口办理不动产业务。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田超摄

市民来到“一件事一次办”窗口办理不动产业务。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田超摄

【重点6】创建“五好”园区

目标

围绕“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要求,力争到2025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长15%,进入全国综合排名前50位的园区超过5家,进入全国综合排名前100位的园区超过10家;全省省级及以上园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8万亿元,占全省园区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

做法

建立双月调度机制——每两个月通报一次市州“五好”园区创建情况,晒一晒经验成绩,做得不好的要警醒、约谈。

编制园区数字地图——打通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数据,实现全省产业园区“一张图”管理。

开展土地利用清理专项行动——摸清园区面积边界、低效用地等情况,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

推进园区行政审批改革——落实出台的二十条措施,深化园区“放管服”改革,创新园区市场化管理、建设、运营和招商模式。

建设创新智慧园区——新增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能车间。

打造绿色安全园区——严管严控污染排放,加速循环化改造,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今年工作如何抓落实?湖南亮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重要抓手

在“五好”园区创建“1+3”政策体系支撑下,全省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图为长沙高新区。

【重点7】推进“四个十大”

目标

以开局就加速、起步就起势的精气神,把“四个十大”作为关键之事,下非常之功,保质保量完成年度任务。

做法

组织领导到位——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

目标分解到位——细化年度计划,分解月度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统筹协调到位——及时掌握、主动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实行限期销号清零。

要素保障到位——建加大用地、用能、用工等方面保障,全力保在建、保开工、保投用。

今年工作如何抓落实?湖南亮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重要抓手

2021年12月6日,一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驶过张吉怀高铁酉水特大桥。当天,张吉怀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湖南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郭立亮摄

【重点8】吸引湘商回归

目标

着力打造“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升级版,掀起湘商回归新高潮。

做法

打造一个平台——打造商协会招引平台,促进商协会在利用独特优势、服务地方发展中增强主角意识、发挥主角作用。

办好一个大会——举办好第十届全球湘商大会,通过大会集中展示民营经济“六个一”成果,打响“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品牌。

建立一个数据库——建立湘商数据库,做好湘籍企业家、高管、科技领军人才、行业领军人物,以及湘籍上市公司的信息采集工作,“按图索骥”精准招商。

构建一个指标体系——建立湘商回归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服务跟踪机制,落实湘商回归信息发布、项目策划、合作对接的全流程服务,精准掌握湘商回归情况。

完善一个机制——完善表彰奖励激励机制,健全“兴湘贡献奖”“新湖南贡献奖”设置,奖励招引成绩突出的商会和项目。

今年工作如何抓落实?湖南亮出“三大支撑八项重点”重要抓手

2月7日,道县广新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工人们返回工作岗位,开足马力生产,抢抓虎年“开门红”。何红福熊春明摄影报道

【支撑1】电力

目标

按照“宁可让电等发展,不能让发展等电”要求,把系统观念贯穿全过程,力争“十四五”每年增加400万千瓦供电能力,2025年电力供需达到基本平衡,加快构建保障有力、清洁低碳、适度超前、创新协同的能源供应、输送和产业体系。

做法

切实守住能源保供“安全底线”——深度挖掘发电潜力,持续做好电力迎峰度冬、迎峰度夏等工作,切实筑牢能源安全基础。

加快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一线一园一基地”“晋气入湘”“晋煤入湘”等能源重大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资料图。

资料图。

【支撑2】算力

目标

完善算力的系统平台、中枢系统和场景应用,充分发挥算力在数据经济时代的核心基础作用。

做法

优化算力算法和大数据中心布局,升级改造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加快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打造全国先进绿色算力枢纽。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资料图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资料图

【支撑3】动力

目标

大力激发创新动力、改革动力、开放动力、内需动力,把“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做法

加强与“大院大所大企”合作,抓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

加快建设“三区两山两中心”平台;

深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化为方向的各项改革,确保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内高校院所云集,已成为全省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资料图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内高校院所云集,已成为全省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资料图

重点已经划好,接下来就该撸起袖子加油干了!期待全省各级各部门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上下一致、同题共答,把“三大支撑八项重点”牢牢地抓在手上,以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孙明坚黄晗)

相关阅读:
浙江杭州滨江区全域均为低风险 热评冬奥丨奥林匹克 这些瞬间比金牌更让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