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评论 文化浸润中国年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评论  文化浸润中国年

2月8日,“第十五届塞上老街非遗庙会暨敕勒川元宵节花灯音乐季”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启幕。乌兰牧骑惠民演出、传统社火展演、文创非遗展示及非遗美食品鉴等活动集中亮相,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

评论  文化浸润中国年

春节长假期间,江苏扬州,众多游客来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近距离品味历史文化,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享文化大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演绎“中国式浪漫”,人民大会堂呈献精华版新春“庙会”,让八方来客领略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味道;博物馆精心打造“年味”展览,以独特的地方民俗和文化形式,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孩子们的虎头帽、虎头鞋,年轻人的萌虎手机壳、刺绣虎钱包,还有微信里的虎主题表情包、红包封面,年俗更时尚化、科技化;《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青铜大面具再现古蜀风采,各地各平台春晚舞台、大小剧场上文化节目大放异彩,刷爆朋友圈……活力迸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澎湃的文化自信,成为虎年春节最鲜明的印记、最深长的回味。

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热情高涨,折射出时代的文化风貌。回溯中华文明的浩荡长河,于传统哲学中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诗词歌赋中感受东方审美的意境,在古典艺术中体察均衡细致的和谐……中华文化既有着一以贯之的内核,也在与时代、与世界的对话中不断演进。《只此青绿》中,舞台仿佛摊开的活画本,人在画中舞,眼波流转,古今交错,将《千里江山图》这一经典传奇娓娓道来,一舞惊艳众人,引得网友刷屏直呼“震撼”,足以证明历史文化之美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永远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当然,传统魅力也需要当代表达。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二十四节气的时光轮转中开篇,到春晚舞台上XR、全息扫描等前沿科技手段配合舞蹈呈现,到故宫博物院推出虎年《故宫日历》等文创产品,通过AR技术让文物与读者进行创意互动……在彰显中华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体现了时代审美追求的融合创新,让“中国风”饱含生命力。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好节目、好产品受到热捧,背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深沉的文化自信。根植于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被唤醒,我们越来越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越来越具有强烈意愿将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讲出来、传出去。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魅力,必将在传承与创造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关阅读:
防疫工作者临时性补助继续免征个税 10余支“国字号”运动队海南冬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