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原标题: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来源:新民晚报

在北京时间8日

谷爱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夺冠这天,

美国网景通讯公司创始人

马克•安德里森在推特上

发了大跳台的照片,

还配了这样一句话:

“这张照片让我很生气。

我们也应该在滑雪场旁边建核反应堆。”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冷却塔怎么就成了核反应堆?

在评论区,

很多网友都在给他“上课”。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这是冷却塔,不是核电站。”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伙计,这不是核反应堆。”

事实上,

在安德里森配图中,

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

洁白赛道的后方,

是废弃的工业冷却塔,

两者的搭配也成了

北京冬奥会一个标志性的景观。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这些“大烟囱”引起了外媒的关注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2月7日文章,原题:《在北京,一座停产的钢厂正在用“疯狂的烟囱”将冬奥会滑雪选手——而非烟雾——送上天空》

全文:

美国自由式滑雪选手亚历山大·霍尔对壮丽的山景并不陌生。即便如此,他也需要习惯首钢滑雪大跳台上的独特风景。“背后那些‘疯狂的’烟囱很酷。”他说,“背景是一些山脉、庙宇、城市和钢铁厂。”

这座高200英尺(约60米)的大型高空建筑位于首钢园,这里曾是中国第一座国有钢铁厂,帮助中国成为钢铁生产的全球领军者。如今庞大的厂区已被改造为一座别具一格的城市绿洲。锈迹斑斑的工厂和机械被保留下来,但其余的空间被草坪、如同镜面的池塘和大量植被填满。其中一座高炉经过改造,变成蒸汽朋克风格的活动空间,有商店、办公区和博物馆。

“感觉就像置身于虚拟世界或网络游戏中”,美国自由式滑雪选手尼克·戈珀说。

“感觉就像在山上一样”,瑞典自由式滑雪选手马格努森说。“我认为,如果这类设施在世界各地推广,那就太酷了”,格佩说,“这肯定会让这项运动更接近大众。”曾向北京上空喷吐烟雾的工厂如今正向空中“发射”奥运选手。弗雷汉德说:“这是我见过的最酷的景象之一。”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美媒记者连发两推展示冬奥列车

有人@起美国交通部长

7日,美国彭博社冬奥记者森来实(Kurumi Mori)连发两条推文,介绍她在北京冬奥列车上的乘车体验。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整洁的车厢与完备的设施引得一些海外网民感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果。安保公司世界保护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肯特·莫耶(Kent Moyer)也注意到了森来实的推文,留言夸冬奥列车“很棒”,并称赞北京冬奥会也很“了不起”。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另外,也有人对比起了本国的交通工具。比如,有网民特意艾特了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颇带反讽语气地问道:“这看起来就像美国的高铁,对吧,@部长皮特?”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意大利队首获冬奥冰壶金牌

发海报写中文“金子”

热心网友纠正用法

在8日晚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冰壶混双决赛中,意大利队战胜挪威队,首次赢得冬奥会冰壶金牌。意大利队官方推特也随即发布这一消息,并配上了一张海报。海报上还有中文的“意大利队”和“金子”这几个字。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对此,有热心网友在这一推文下纠正海报上的中文用法,称“应该用‘金牌’而不是‘金子’”。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美国选手茱莉亚·马里诺:

冬奥会以来,

我大概吃了200个饺子

北京冬奥会上的美食

给国外运动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地时间2月7日,

刚刚斩获冬奥单板滑雪

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赛亚军的

美国选手茱莉亚·马里诺(Julia Marino),

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

谈到自己在奥运村最爱的美食:饺子。

马里诺接受采访视频截图

马里诺接受采访视频截图

“自从来到这里,

我大概吃了200个饺子。”

马里诺笑着说。

“我从山上(训练)一回来,

然后吃饺子。”

比赛期间,

各国运动员

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美食。

例如,

荷兰速滑选手尤塔·莱尔丹,

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

《冬奥村之旅》Vlog,

足足获得20多万点赞。

面对琳琅满目的全球各式美食,

她选择了更有“中国味”的麻辣烫,

并吃得津津有味,

成功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注意力。

莱尔丹“晒”麻辣烫视频截图

莱尔丹“晒”麻辣烫视频截图

除了美食,

餐桌上的科技也引来美媒的关注。

NBC在2月3日报道了

冬奥餐桌上的机器人。

“机器人悬挂在媒体中心餐厅的天花板上,

为人们提供竞选的菜肴,

其他机器人则在准备准备饭菜,

烹制菜肴。

巨大的机器臂

将面条从天花板降到餐桌上。。。。。

人们可以从机器人那里拿起食物,

随心所欲地用餐。”

谷爱凌夺冠赛道旁的“大烟囱”火了,外国选手:酷!冬奥列车也被“盯”上了

机器人通过客人头顶的传送带送餐

北京冬奥会

已成为世界更深入了解中国的

重要窗口

来源: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环球网、观察者网

@纳税人缴费人 快来领“红包”!11项税费优惠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 北京出台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