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冬奥火炬接力第三日,首棒丁宁,第二棒撒贝宁:嘴可以瓢,腿不能瓢!

原标题:冬奥火炬接力第三日,首棒丁宁,第二棒撒贝宁:嘴可以瓢,腿不能瓢!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月4日,冬奥火炬再次回到北京赛区,在颐和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大运河森林公园进行接力。冬奥火炬开始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的接力,在颐和园知春亭起跑。第一棒火炬手为夏奥冠军丁宁,第二棒火炬手为撒贝宁。

2月4日晚,经过约1200名火炬手接力的北京冬奥会火炬,将点燃国家体育场主火炬塔,迎来激动人心的奥运时刻。

图左为丁宁,图右为撒贝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左为丁宁,图右为撒贝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冬奥火炬接力今天来到颐和园

2月4日上午,火炬接力率先来到颐和园。此次在颐和园的接力路线,沿途经过知春亭、文昌阁、十七孔桥、玉带桥等标志性景观。97名火炬手将完成共6.182公里的火炬接力。

冬奥火炬接力点位各具特色。其中“华夏园囿”颐和园,其核心内涵为体现古都风貌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展示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历史风云的见证、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明珠。

8时30分,颐和园点位火炬接力起跑仪式开始。知春亭下,身着红衣的演员施展着连贯而富有神韵的太极扇,另一旁,几名演员挥舞着空竹,引得在场观众连连叫好。万寿山下、昆明湖旁,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冬奥火种被护送入场。8时40分,冬奥火炬接力正式开始,第一棒火炬手是中国女子乒乓球队队员、奥运冠军丁宁,她稳稳接过火炬,从知春亭向文昌阁方向跑去。

火炬手丁宁:愿每个运动员都能为梦想而战

“成为冬奥火炬手,对我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光荣、非常荣耀的事儿。”作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颐和园点位的首棒火炬手,丁宁期盼着,通过传递火炬能够展现出咱们的精气神儿。在冬奥赛场上,中国运动健儿也能展现出精神风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1岁的丁宁是乒乓球运动项目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单打冠军的“大满贯”选手。去年退役后,她成为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2021级硕士研究生。冬奥会筹办中,她所在的北京大学也有很多同学成了冬奥会志愿者。丁宁说,现在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教练员、保障团队和志愿者,大家都已经拧成一股绳儿,迎接开幕时刻的到来。

对运动员来说,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是梦想的最高殿堂。在丁宁看来,北京冬奥会如期举办,没有辜负全世界运动员的付出,这些都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希望每个来到中国参赛的运动员,都能为自己的梦想而战。

“对于世界各国来参赛的运动员,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我们提供的各种保障和支持,共享奥运精神和精彩比赛,感受体育的魅力。”丁宁说,奥林匹克精神很重要,从竞技方面说,是对自我的超越、对极限的挑战。可它又不止如于此,冬奥会还是一种体验享受、互相交流的过程。这种体验可能是文化,也可能是不同国家运动员一起对运动发展的交流,还有志愿者服务保障团队,他们也都带着一种精神参与冬奥会当中。参与的过程正是奥运会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体现。她希望大家能在冬奥会平台上更多地去交流。

作为一名运动员,一路走来,丁宁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比赛,包括2012年和2016年两届奥运会。对即将征战冬奥赛场的运动健儿,丁宁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在前期准备和参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态可能还会出现一些起伏,因为大型运动会的项目是不断进行的,有些人会提前结束,有些人才刚刚开始,所以首先还是专注到自己参加的赛事当中,比较重要。”

“这一次和以往奥运会比赛还有些区别,对运动员考验可能更大一些。”对在本土作战的中国运动健儿,丁宁说,本土作战拥有很强大的后盾和力量,希望大家为国争光,同时还要展现出我们的精神风貌。

“在赛场上全力以赴的过程,所展现的精神,大家都是看得到的。体育竞技的魅力不是只限于竞技,在比赛中拼尽全力的态度,是更重要的,也是非常值得尊重的。”她说。

“双奥”火炬手撒贝宁:嘴可以瓢,腿不能瓢!

2月4日,奥运火炬接力迎来了第三日颐和园之旅。在古色古香的文昌阁旁,电视节目主持人撒贝宁从奥运冠军丁宁手中接过奥运之火,成为颐和园点位的第二棒火炬手。他一手紧握着被银色与红色包裹的火炬“飞扬”,一手向在场观众热情地挥舞,“能够两次参与奥运火炬的传递,我觉得对我来说真的是人生中太有意义的一次重逢!”

图左为丁宁,图右为撒贝宁图片来源:IC photo

图左为丁宁,图右为撒贝宁图片来源:IC photo

作为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曾主持过《今日说法》《开讲啦》《挑战不可能》等多档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并主持过多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撒贝宁也参与到了多档普及冰雪运动、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传统以及北京冬奥会准备工作的节目当中。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再当冬奥火炬手,撒贝宁感到十分荣耀。他说:“火炬接力时内心的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跑好,要珍惜这短短几十米的距离,作为一个媒体人,希望把奥运精神的传递做到最极致。”

从主持人到火炬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嘴可以瓢,腿不能瓢。”撒贝宁幽默地说,虽然话筒和火炬在物理上的分量不一样,但是精神上的意义对自己来说是一样的。

对于推动冰雪运动向公众普及,撒贝宁已经在节目中做出了不少努力。他曾在节目中体验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同款保暖自发热的防寒服,也曾展示过滑雪技能。谈到他最喜欢的冰雪运动,撒贝宁说:“尽管已经在初级道挣扎了很多年,但是对滑雪的喜欢真的是上瘾。所以我觉得,今年的冬奥会将是所有冰雪爱好者的盛宴。”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撒贝宁此次来到颐和园参与火炬接力,他动情地表示:“感觉回到家了,我的母校就在颐和园旁边,18岁到北京,第一个落脚点就是海淀、就是北大校园,几十年过后,能够作为火炬手站在这里,我觉得这个城市给了我太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相关阅读:
唐宁街4名关键人物辞职。 港股迎来开门红:指数大涨近770点!A股节后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