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农科食品为啥能“出圈”

原标题:农科食品为啥能“出圈”

来源:河南日报

春节临近,年味儿越来越浓。在不少电商平台,承载着科技和健康生活理念的农科食品,成为不少人置办年货的选择。

记者在中国农科院世壮官方淘宝店看到,一款包装低调的世壮燕麦片月销量高达1万+;云南农业大学联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研制的鲜花果冻系列,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近两年,一些省份的农科食品陆续“出圈”,有些甚至成了网红美食。

河南农科食品“出圈”的也不少。河南农大好好芭牛奶以实惠、新鲜为特色,颇受老郑州人的喜爱。省农科院培育的高油酸花生,以营养价值高、口感细腻著称,“最近线上线下买原味炒花生的人很多,不少老顾客又推荐新朋友来采购年货。”在郑州经营高油酸花生的杨艳红,这几天忙得站不住脚。

总体来说,农科食品的火爆,是技术行为和市场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康逸说,在产品品质有保障的基础上,依托新零售、直播带货等互联网营销手段,农科食品日渐走红。

农科食品大受欢迎,是消费者对“科技”的信赖和肯定。从种下一粒优质的种子到田间科学管理,从深加工中技术难点的攻关到供应链条的畅通,农科食品最终实现了营养健康和良好风味的统一。正因为产品原料的专用化,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加工环节的规模化,市场运营的品牌化,消费者才愿意买单。

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更好更健康,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显著需求。“这从侧面反映了科技创新赋能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支撑作用。”张康逸说。

近些年,我省农业科技不断取得新突破。在科技成果示范转化和应用中,通过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省创建农业综合示范县23个,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4家,培育发展了“延津小麦”“正阳花生”“平舆芝麻”等一批叫响全国的区域农业品牌。

相关专家分析,通过全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产品质量,通过科技赋能,保证每一个环节的产品质量;二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分配。

以高油酸花生为例,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省“南正阳、北善堂”的花生产业格局逐渐形成。数据显示,正阳县花生种植面积170多万亩,是当之无愧的“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其中,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50万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高油酸花生种子繁育、生产基地。

从种植环节到流通环节再到加工环节、贸易环节,科技赋能让花生产业链条衔接流畅。浚县善堂镇的花生仓储物流园已经实现了专收专储,一袋袋花生通过现代化生产线打包成袋,通过物流网络,“飞往”全国各地。

正阳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进鲁花、君乐宝等一批花生加工企业。其中,鲁花专用高油酸优质花生品种,年深加工能力15万吨,并带动培育了花生天地、正花食品等本土企业,形成了龙头带动品牌集中、品类齐全的加工体系。

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加销经营一体化推广,朝着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方向努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高油酸花生是我省优质特色农业发展的缩影。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张康逸认为,从“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世人餐桌”迈进,要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力,推动“三链同构”协调发展,在关键环节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把技术提供者与技术寻求者连接起来,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绿色生产技术带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记者刘晓阳)

相关阅读:
全省春节市场供应货足价稳 这里有一支"找茬团" 宁波北仑:公益诉讼志愿观察员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