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花中秀人,一帘幽梦

原标题:花中秀人,一帘幽梦

正是因为识花人远见卓识,这株一帘幽梦,才能变“身份”而进“华构”,化“草芥”而入“高端”,扬其身于攀葡架上,显其形于众人瞩目;它的凤凰涅槃,印证了一个人类的认识常理——发现。

花中秀人,一帘幽梦

鱼骨沙洲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鱼骨沙洲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巧遇一场霜雨,撑起一把雨伞,不经意间走过办公室窗外那葡萄架,眼帘便映入了一株长得极其空灵且梦幻的绿植。我力图将这株梦幻般之绿藤,解读一番。于是,便从其藤蔓的根部一直到其末梢,慢慢地寻索与阅读。

此物乃“花中秀人”——一帘幽梦。

1

只见它,着一袭素装,鹅黄淡绿;牵一根藤蔓,芊芊细细……在跨度颇大的葡萄架横木上,那根绿藤缠缠绕绕在横木之上,且在那藤蔓间每隔寸把的绿叶底部,再伸出一根根棕赤色的长长根须。其须根,并不像其他绿藤,用作于向上攀登或者横向攀爬之缠绕功用。那一条条沾满雨水,生发出滢滢亮色的丝带,虽然随风飘逸,却毫不犹豫地直直地,像瀑布般地倾泻而下,不管是近看还是远观,都像一道隐隐约约的帘子。在这淅淅沥沥的霜雨与寒风中,这道棕色的帘子,舞动着轻盈的身子,如“起舞弄清影”那么洒脱与飘逸,又犹如古时大家闺秀房门前垂挂的一道珠帘。

如此令人无不产生联想与遐思,让人禁不住心旌摇曳的绿色之藤,虽然相比于那些凌寒独自开的腊梅,少了一分傲娇;与雍容华贵的牡丹比较,少了一分妖娆;与那灼灼之桃花比较,也少了一分艳丽,但它却多出些许平静与柔美,清幽与单纯;承袭了其基因中的妩媚与清纯,透露出了藤之委婉与温馨的本源。如此秀气与灵动兼具的身姿,不得不使人产生“春藤尽管不飞花,根须摇曳动心馨”的顿悟来。

这在风雨中,优雅摇曳、丝丝缕缕的垂帘,给人幻化出如梦如幻且如诗如画美感。“这个绿藤学名称锦屏藤,原产于热带的美洲藤,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多年生常绿蔓性草质藤本植物;因其能从绿叶茎节之处,长出细长红褐色的气根,悬挂于棚架下、风格独具、风度儒雅,因而被人们美其名‘一帘幽梦’。”种花人侃侃而谈的介绍,让我不禁感叹,世间万物,各具美名,只要你入得了人们的慧眼,就可以如这株锦屏藤那样,垂下的丝绦,也可以成为美丽生活空间,美化生活情趣,美好生活格调之花卉。

花卉之于美名而被人们眷顾,比比皆是。它们都蕴含着众所周知的美好意蕴,而被大家所钟情和喜好。而像一株狗尾巴草,既没有美名,也不具有美好的韵味,当然很难入得了人们的法眼,也就难登大雅之堂,被很多人眷顾喜爱。“蒹葭苍苍”之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古人因之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辞。韩诗外传就有:“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虽然也被古人所美名,但也无法被纳入“俏丽花”行列。

这一帘幽梦的情调何在?层层叠叠的锦屏藤藤蔓,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岳阳楼记》“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之无边快意;或者那“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之万千景致。

我觉得,它那宛若“直下飞流”又似重重门帘的一道道丝绦,不仅足以让你产生朦朦胧胧的美感,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也可以让你品鉴其蜿蜒前行之活力,给人以生生不息之命题。

看来,美名与底蕴,是相辅相成的,并非拉郎配,也非脸贴金,或者打噱头那么一厢情愿。绿植如此,人生也然。打开你人生之美吧,尽管不是鲜花满地,也非扬名立万。尽如这一帘幽梦,以一身空灵,素雅清丽,不仅给人美感,且又倾力前行,也算生命美满。

2

下班一有闲暇,我特地近旁详细察看,观察它的灵动长势,关注它的生长动向,看看它那看似羸弱的尖端,是如何引领整体藤蔓前行的。

一天,寒风凛凛,我终于发现,前天还只是抿合着的鹅嘴般最前端尖叶,一夜之间,竟然分叉开来,其中一叶托在藤蔓下方,一片淡绿色的叶片稍微卷曲着前端叶面,那叶尖儿轻巧地搭在了一处横木的腰间,而下端的藤蔓顺势缠绕了上去;如此这般不断地顺势搭桥,一节一节地向上登攀,巧妙地成就了其借势就势的向上而生之势能;伸展出感知前端世界的敏锐触角,获得更加丰盈、温柔而且澎湃的力量。

不管是属于不期而遇的时空际遇,还是纯属颇有眼缘的视角偶遇,我总觉得这一给人顿生美感的盛明,是一种缘分的牵扯。端详着这株露天养育的盆花之生长状态,无不使我感叹,世间万物,总能够依照自身本能,生发出符合各具特色的生长方式来。

这种内在的生存本能以及自身的生长需要,成就了世间万物各自向阳而生的万千形态,不管是向上的争取,还是向下的蔓延,它们总能找到拓展的前进方位;只要生命不息,总能不断地延展着自身的生命尺度与宽度,只要生命必需,总能绽放出自己的魅力;尽管寒风凛冽,霜雨摧袭,它们都依然努力前行,毫不懈怠。这不就是生命的总体本能吗?

由此一帘幽梦,我们可以感觉到:草木花卉,呈现给你的,不只是轻香软红那种柔弱,也可能是一场庄重打开的生命的豪情旅途;留下的应该是,生活中的向往与抗争的意志。尽管自身看似柔弱,也不乏可圈可点的品性与能动无比的努力。

我们崇尚这种充满着正能量的意志,因为生命是一种不可禁锢的强大力量,只要生机尚存,他们必然努力生长,必定要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这就是生命力之所以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夏衍先生曾在他的《种子的力》这篇作品里如此阐述:没有一个人把小草叫作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的确谁都比不上。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这株携带了那种“野趣天然”之基因,且具备了雅致韵味与生命力度,而被称为“秀人”的绿藤,它那开挂般的生长气势,不正像夏先生阐述的那样么?

由此,我觉得世间的花草树木之美,美自于它们的势与能,这种内在格局的优秀,才是美的价值意义所在。

3

景物之美,在于发现。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古代诗人,将这些他们极其用心与独到的眼光所发现的美,一一呈现给人们,令众人拍案称奇,犹如身临其境。

“花中秀人”之所以能够登堂入室,成就广谱之爱,应该起始于发现、再造与拓展。这株绿藤,如果没有“第一位吃螃蟹”之“贵人”,发现其美之价值所在,可能难以跻身于人类看中的花卉世界,而飞入寻常百姓家。它也就可能始终匍匐于地面,与丛生的杂草一样,默默无闻于大地原野,淹没于“天苍苍,野茫茫”的野草世界。

我们应该感谢慧眼识珠的那些伯乐,是他们的发现与开发,使来自于草木原始部落里,那些可供人们赏心悦目之花草树木,进入了人类的观赏世界。绿藤有幸,拜赐发现。正是因为识花人远见卓识,这株一帘幽梦,才能变“身份”而进“华构”,化“草芥”而入“高端”,扬其身于攀葡架上,显其形于众人瞩目;它的凤凰涅槃,印证了一个人类的认识常理——发现。而这种发现,正是心劲与眼力非凡之破局。

闽南有一句俗语曰:“神显,得有人朝拜”。大意是,神灵尽管自认为“威灵丕振”,但是还得有人来拜谒、进香、朝贡,才能显示出尊神的功德无量。可以解读为,无论何事,自夸其所能,而未得到赏识,那便是徒劳无功。其实神显与否,在于人心。

在东山岛,有一处如今已成“网红”的景点——鱼骨沙洲。这鱼骨沙洲原本是位于海中的一处离岛沙滩。此沙滩,别无他物;唯有的生物,不外就是能在此处生存的贝类、临时落脚的些许海鸟,还有偶尔来此讨小海的当地村民。近几年,沙洲迅猛蹿红,不仅国内游客接踵而来,甚至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也是慕名而至。究其因由,竟然就是“探索与发现”之缘故。

因为,经有人由空中多个视角鸟瞰,发现这处沙洲竟然在不同的季节里以及不同的时间段,随着潮汐的变化,可以呈现出像鲨鱼,若鲸鱼,似魟鱼,如鱼骨等一干惟妙惟肖的多种形态;就是踏浪沙洲平视观之,该景致也是动感满满,风光无限:丽日、蓝天、白云、碧海、飞鸟、渔家、舟楫……

于是,这方南北长不足2000米,东西宽不过500米,而且就是仅有海沙,空有一物的狭长沙洲,竟然成了“世界级别”的“网红地”!不仅大洋东岸华人倾慕而来,那些喜欢探幽揽胜的一群群天南海北游客也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来此游览的人数,日最高峰达1.5万人,日平均接待游客4000余人,沙洲竟然“日进斗金”。有人叹谓:海沙一夜成名,海景炙手可热。

“花中秀人”得其赏,“一帘幽梦”华而实。我想,世间万物能被发现其美的,应该是其自身“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缘故吧。这不就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真谛所在吗?

(作者单位:福建省东山县人民检察院)

相关阅读:
2021年度海南法院 十大典型案例发布 从“双奥之城”北京出发 向世界展示奥林匹克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