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瑞雪兆丰年!9+1+1项成果获奖!实现新突破!

原标题:瑞雪兆丰年!9+1+1项成果获奖!实现新突破!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公布了202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共有243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06项,二等奖77项,三等奖60项。我校共11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奖数量、质量实现历史性新突破,凸显了学校在有色领域的科研实力和卓越贡献,彰显出学校全体科技工作者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的北科担当,为学校在2022科技创新年迎来良好开端。

瑞雪兆丰年!9+1+1项成果获奖!实现新突破!

一等奖

杨芳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品质微细钛粉氢爆-等离子球化制备技术(发明)”项目

曲选辉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铜基制动摩擦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发明)”项目

康永林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铝合金超大超薄件半固态制备成形关键技术及应用(发明)”项目

刘风琴教授主持完成的“多种复杂铝硅基固/危废协同处置及高值资源化利用新技术”项目

吴爱祥教授参与完成的“谦比希铜矿数字化大盘区无轨安全高效开采综合技术研究”项目

苗胜军教授参与完成的“采空区大规模坍塌灾害评估与分区分级防治关键技术”项目

付华栋教授参与完成的“新型高强高弹铜合金设计及带材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

张升副教授参与完成的“性能区域可调控的金属材料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技术及应用(发明)”项目

刘新华教授参与完成的“高效换热用复杂结构精密铜管的研发及应用”项目

二等奖

李勇教授参与完成的“重有色金属及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装置炉衬长寿集成技术与应用”项目

三等奖

孙春宝教授主持完成的“多目标优化提高谦比希铜矿选矿技术经济指标的研究”项目

瑞雪兆丰年!9+1+1项成果获奖!实现新突破!

1

杨芳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高品质微细钛粉氢爆-等离子球化制备技术(发明)”项目针对微细低氧球形钛粉细粉收得率低、成本高、存在空心粉、卫星球等问题,发明了氢爆-等离子球化制备微细球形钛粉技术,突破了氧含量与细粉收得率控制、微细球形钛粉无氧钝化等关键技术,研发了成套生产工艺及关键装备,建成了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批量生产与应用,满足了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需求。

瑞雪兆丰年!9+1+1项成果获奖!实现新突破!

2

曲选辉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铜基制动摩擦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发明)”项目在探明高速列车闸片失效机理的基础上,围绕多功能多组元粉末冶金复合材料设计和高通量试验、复合材料高致密化和组织精确调控、产业化关键装备和质量监控等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开展系统创新研究,发明了一系列可满足不同工况和环境使用的高速列车用铜基摩擦材料闸片及其制备方法。相关产品已在企业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成功应用于“复兴号”和“和谐号”各型动车组,为保障我国高铁自主发展和安全运营做出了重要贡献。

瑞雪兆丰年!9+1+1项成果获奖!实现新突破!

3

康永林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铝合金超大超薄件半固态制备成形关键技术及应用(发明)”项目突破高性能铝合金超大超薄件半固态制备成形关键技术难题,首创发明了具有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铝合金凝固控制-大型超薄件半固态压铸成形一体化新技术及装备,实现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建成20余条先进生产线,生产出系列高品质铝合金超大超薄壳体件,包括中兴、华为、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4G/5G通信基站壳体、中车时代等新能源汽车电源转换器壳体等大型薄壁件,并出口到日、韩、英、德等30多个国家,经专家评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瑞雪兆丰年!9+1+1项成果获奖!实现新突破!

4

刘风琴教授主持完成的“多种复杂铝硅基固/危废协同处置及高值资源化利用新技术”项目解决了煤矸石中铝硅矿物难于高效分离、铝灰和废阴极炭块固氟脱毒、多种固/危废复杂组分中提铝除杂等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该技术成果不仅大规模经济消纳处置了煤矸石、铝灰、电石渣和废阴极炭块等大宗固/危废,又高效利用了其中铝、钠、硅等有价元素。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显著。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USTB

相关阅读:
交通运输部约谈提醒货拉拉、滴滴等8家新业态平台公司 教育部解读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保障实习安全、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