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六水共治”攻坚战画出“作战图”

原标题:“六水共治”攻坚战画出“作战图”

本报1月15日讯(记者龙易强)1月14日,海南省水务厅召开2022年全省水务工作会议,为“六水共治”攻坚战画出“作战图”,将集中力量推进“三覆盖”“两转型”,提出“六水共治,治污先行”,率先攻下农村城镇污水处理首个“碉堡”。

作为“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海南系统推进治污水、保供水、排涝水、防洪水、抓节水、优海水“六水共治”工作,保护好海南岛的“肾脏”。

“六水共治”攻坚战怎么打?除了关注水本身,省水务厅党组书记钟鸣明认为“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水环境问题表面看是生态环境本身治理问题,但本质上看是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的问题。”钟鸣明提出,推进海南“六水共治”过程中,必须集中力量推进“三覆盖”“两转型”,即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设施覆盖率、建制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推进农业种植转型和水产养殖转型,协同推进城市内涝、村镇供水、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

为打好农村城镇污水治理首战,海南将农村和城镇生活污水作为治水攻坚的第一个“碉堡”。“我们将以污水直排、设施建设运营作为重点,启动农村和城镇污水处理专项督察。”省水务厅厅长王强表示,海南将全面摸清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在儋州、保亭、五指山、临高、澄迈等市县开展试点示范,总结出台“低成本、易维护”的生态化治理及资源化利用模式,优先做好镇墟、人口密集区、环境敏感区、城镇周边村庄的污水治理工作,治理率提高10个百分点。

治水攻坚首场战役中,海南将推进海口、三亚部分污水处理厂试点生活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鼓励临高、乐东等地探索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用于市政杂用、生态补水、农业灌溉等。此外,全面启动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推动重点园区“污水零直排”;推进管网配套建设和截污纳管,持续消除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空白区和污水直排口,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完善防洪防潮排涝体系方面,海南将推进海口江东新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防洪防潮排涝工程建设,支持临高百仞滩改造建设;加快5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推动新增49座病险水库和重点水闸开工。持续推动一批易涝点治理。“今年将对一些病险水库和水闸进行加固,做好低洼地区河道和提防整治,提高防洪防涝能力。”省水务厅党组成员陈德皎说。

海南将启动南渡江水系廊道打通、万泉河、昌化江重点河段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动松涛水库打造新阶段水务高质量发展样本和标杆。以流域为单元,谋划推动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宁远河、文澜江、三亚河等一批河流治理项目。此外,将加强“源头到龙头”供水全链条管控,保障供水安全,支持琼中第二水源地建设。在五指山、白沙等市县开展农村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加快临高、乐东、定安等市县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畅通供水网络的“毛细血管”。

节水方面,海南将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51.060亿方。推进节水型城市、节水型校园建设,完成3个市县节水型社会、79家水务行业节水型机关、146家省级节水型事业单位建设,探索合同节水管理,加强用水定额管理。

相关阅读:
山东济南:春运将至 护航安全 确保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确保省两会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