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为群众办实事|迟到的务工费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迟到的务工费

元旦过后,我作为帮扶干部前往百色市右江区四塘镇六律村的杨命家中走访,了解帮扶对象新一年的生产生活计划,进一步做好防贫返贫监测。

走进院子,只见杨命嫂正一边切猪菜,一边冲着里屋喊话:“不要整天睡觉生闷气,钱拿不回来还可以再挣,老是不出门,怕要憋出病来的!”

“嫂子好,大哥今天在家吗?”我随手拿起地上的砍刀帮忙干起了农活。

“哎,你大哥元旦刚从工地回来。这不快过年了,拿不到工钱,一直在家喝闷酒。小韦,你是纪委干部能不能出出主意帮帮咱们?”

杨命一家五口,三个孩子都在外地上学,他在建筑工地务工挣的钱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没有稳定务工收入,杨命家存在返贫风险。”我立刻向后援单位分管领导汇报此事,并联系驻村工作队员和镇扶贫办干部一起调查事情的原委。

去年10月,在包工头韩某的召集下,杨命和其他30名农民工友参与了右江区某涂料工程的施工作业。项目验收完工后,总承包方没有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要求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代发工资,而是将劳务费支付给分包公司,再转支到韩某个人账户。谁知韩某消失不见,16万劳务费就此“打了水漂”。

领不到工钱,又不知道如何维权,杨大哥只能抱怨自己运气不好,一家人愁眉不展。

摸清情况后,我们后援单位将该事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推进项目,指派专人跟进,督促劳动监察部门协调项目总承包方、分包公司、农民工代表等进行座谈协商。

经耐心的沟通协调,明确总承包方负有清偿农民工工资的主体责任。最终,总承包方同意代将这笔“迟到”的务工费发放到农民工兄弟手中。

为了保护更多的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切实增强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一方面,我们对接人社局到四塘镇开展农民工讨薪维权宣传;另一方面,安排杨命夫妇参加镇里的产业种植养殖培训班,通过科学种养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针对本次“欠薪”事件中暴露出的工资支付不规范、欠薪维权难等4个问题,我们向相关单位下发督办函,限期落实整改。同时,对有关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进行提醒约谈,推动改进作风。

“真没想到,我们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日前,当我再次来到六律村开展帮扶工作时,杨命一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百色市右江区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让出400平方土地,解决“猪圈”难题 梧州市包案到底化解信访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