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我校召开“十三五”科技工作表彰暨2022年科技工作会议

原标题:继往开来,砥砺前行|我校召开“十三五”科技工作表彰暨2022年科技工作会议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为激励全校科研人员继往开来、砥砺前行,以更加优异的科研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迎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建校70周年,1月13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十三五”科技工作表彰暨2022年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我校召开“十三五”科技工作表彰暨2022年科技工作会议

全体校领导、在校院士、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科研副院长、教师代表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校长助理、科技处处长赵志丹主持会议。

·刘大锰副校长做“十三五”科技工作报告

·刘大锰副校长做“十三五”科技工作报告

副校长刘大锰做“十三五”科技工作报告。报告从“十三五”科技工作回顾、经验做法与存在问题、“十四五”科技工作展望三各方面展开,系统总结学校“十三五”期间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查找问题,展望未来,谋划科技工作新布局,推进学校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我校召开“十三五”科技工作表彰暨2022年科技工作会议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我校召开“十三五”科技工作表彰暨2022年科技工作会议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我校召开“十三五”科技工作表彰暨2022年科技工作会议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我校召开“十三五”科技工作表彰暨2022年科技工作会议

·为“求真学人”代表颁发证书(左滑查看)

副校长万力宣布第七批“求真学人”入选名单。截至目前,全校共有7批65位优秀青年教师入选“求真学人”计划。全体校领导为参加会议的“求真学人”代表颁发证书。

·校长孙友宏院士为李曙光院士颁发“北地先锋”校长特别奖

·校长孙友宏院士为李曙光院士颁发“北地先锋”校长特别奖

·党委书记马俊杰为王成善院士颁发“十三五”科技杰出贡献奖

·党委书记马俊杰为王成善院士颁发“十三五”科技杰出贡献奖

·为“十三五”科技管理先进个人颁奖(滑动查看)

·为“十三五”科技管理先进个人颁奖(滑动查看)

·为“十三五”科技管理先进个人颁奖(滑动查看)

·为“十三五”科技先进单位颁奖

·为“十三五”科技先进单位颁奖

·为“十三五”科技优秀人物颁奖

·为“十三五”科技优秀人物颁奖

·为“十三五”科技优秀团队颁奖(滑动查看)

·为“十三五”科技优秀团队颁奖(滑动查看)

·为“十三五”科技优秀团队颁奖(滑动查看)

副校长王果胜宣读“北地先锋”校长特别奖和“十三五”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和集体表彰决定。校长孙友宏院士为李曙光院士颁发“北地先锋”校长特别奖。党委书记马俊杰为王成善院士颁发“十三五”科技杰出贡献奖。全体校领导先后为“十三五”科技管理先进个人、先进单位、优秀人物和优秀团队颁奖。

·高志前发言(左滑查看更多)

·高志前发言(左滑查看更多)

·吕国诚发言

·吕国诚发言

·吴怀春发言

·吴怀春发言

能源学院院长高志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吕国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杰青项目获得者吴怀春分别作为学院和教师代表进行发言。

·校长孙友宏院士讲话

·校长孙友宏院士讲话

孙友宏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召开此次科技工作会议,总结学校“十三五”以来科技发展的成绩,表彰学校“十三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部署“十四五”学校科技发展工作,对于我校未来的科技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孙友宏表示,我校“十三五”科技工作成绩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学校在科研人才、项目、成果和平台等方面又取得了重要进展,迎来了“十四五”开门红。

·会场

·会场

孙友宏强调,未来学校应当紧紧围绕五个方面开展科技发展工作。一是聚焦“四个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二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是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构建高效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完善科研评价体系,释放人才创新潜力;五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社会能力。

十三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原创突破为引领,以培养科研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深入推进学校科学研究“转学风、提质量”为重点,全面完成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目标,大幅提升了学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围绕“四个面向”,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王成善院士牵头并主导的“大科学计划-深时数字地球”成功入选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IUGS)第一个国际大科学计划,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3项,到校科研经费总计17.53亿元。高质量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共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5209篇,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其中邓军院士牵头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12项,创历史新高。人才团队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8人获各类国家级人才项目资助或人才称号。科技创高新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重要进展,科普、智库和自然文化育人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期刊建设成绩斐然。

相关阅读:
世茂,“三好学生”何以陷入债务纠纷? 读完环球网报道,韩教授批中国的话在日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