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质量!海大研究生导师队伍这样建
来源: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深入推进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改革,探索创新导师组“帮带制”,规范导师岗位管理及业务培训,不断完善学位论文培优推优、导师评优等激励机制,压实导师“问题论文”反馈问责机制,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不断提升导师育人水平。学校涌现出一批以“全国时代楷模”、“全国师德标兵”、“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曲建武为代表的优秀导师,彰显了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的精神风采。
以德为先
深入推进导师遴选制度改革
学校自2013年开始实行导师遴选制度改革,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彻底破除了导师终身制,完成了从导师遴选到选聘分离,再到将选聘过程统一为招生资格年审的制度变迁。学校在遴选制度改革中,尊重研究生教育规律、导师自身发展规律,对导师岗位进行精细化管理,根据培养成效将导师岗位细分为资深型、成熟型、成长型和新增型。对不同岗位类型,依据其特点设置了差异化的审核条件,使审核工作更加科学、精准、有效。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出台后,学校成立了专题改革小组,广泛调研、充分研讨,于2021年4月出台《大连海事大学教师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资格审核工作实施办法》。新办法在原有对导师岗位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导师岗位的政治要求,强调研究生导师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必须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在评价体系中,改变了以往主要评价科研水平的情况,从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方面综合评价,重点审核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以德为先,更加关注培养过程和育人实效,系统评价培养质量。经过改革,在全校范围内扭转了重科研轻教学,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风气,引导教师回归教书育人、做学生成长成才引路人的职业初心。
创新机制
促导师组“帮带制”开花结果
近年来,学校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行导师组“帮带制”。2018年,学校出台《大连海事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导师组的管理办法》,由指导多届优秀博士毕业生的成熟型博士生导师带领、培养年轻的研究生导师,传授其丰富的指导经验,促进年轻导师的快速成长。
与此同时,通过导师组“帮带制”,充分整合组内不同导师的资源优势,使得研究生培养条件、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学校修订《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导师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对导师组组成及指导过程的管理,有效提升了导师队伍的指导能力、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经过3年的实践,培养出60余名年轻的专业教师获得独立指导研究生资格。经导师组培养,有100余名研究生获得各类研究生教育奖励。
强化培训
全力提升导师育人水平
学校注重加强研究生导师培训工作,在一年一度的校级新增导师培训的基础上,学校逐步建立起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等机构的稳定合作关系,拓展了导师培训的渠道,丰富了培训资源,提升了培训效果。2019年学校以“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为主题,委托清华大学为学校优秀博士研究生导师量身定做专业化、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并集中组织学院推荐的30名优秀博士生导师赴清华大学参加导师能力提升研修班,培训活动受到学院及研究生导师的一致肯定。
2019年学校出台《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建立起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和日常培训的三级导师培训制度,使新增导师培训专业化、专题导师培训系统化、日常培训常态化,提升了培训满意度和培训质量。2020年和2021年,学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采取线上培训的方式,组织300余人参加在线新增导师能力提升研修班,组织研究生任课教师85人参加“课程思政”专项研修班,219人参加在线教学师资研修班。学院组织导师开展了主题为“‘立德修身、潜心育人’——做‘四有’新时代优秀导师”的日常培训。
典型示范
引领导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学校持续增大对研究生导师评优奖优的力度,设立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基金、优秀导师奖励基金等3项专门基金,用于引导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潜心钻研学位论文,提升学位论文质量。基金总额从2019年的37.6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112.2万元,增幅近200%。2019年学校制定《大连海事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办法》,开展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2020、2021年共评选出优秀研究生导师62人,其中优秀博士生导师19人、优秀硕士生导师43人。
通过评优奖优,学校树立了以“全国时代楷模”获得者——曲建武老师为典型代表的一批优秀研究生导师。他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爱党爱国、心怀学生的宗旨情怀,以敬业进取、教书育人的师德风范,以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引导研究生的价值观念,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呵护研究生健康成长。学校注重加强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全国“时代楷模”曲建武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曲建武老师在研究生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不同类型的曲建武式的优秀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通过将优秀研究生导师的先进事迹在央广网、中国交通新闻网等新媒体上广泛报道,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学优争优的良好氛围。2021年,以曲建武老师为原型的影片《守望青春》在全国放映,展现了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的崇高情怀与精神风貌。
加强问责
增强导师“导学导研”意识
一直以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学位授予质量监督体系建设,视质量为生命线。近年来,学校连续出台《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导师职责规定》《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大连海事大学“存在问题”学位论文处理办法》《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公开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筑牢导师指导行为问责制度体系。
2018年以来,学校对6名“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指导教师进行了问责,对6个学科专业提出了问责整改要求。通过问责,增加了全体研究生导师的质量意识,规范了导师指导行为,有效提升了学位授予质量。2020年,学校首次实现“存在问题”学位论文清零;2021年学校获评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7篇,为历年之最。
通过上述改革,学校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导师队伍建设体系,把严、把好导师队伍入口关,充分释放导师队伍的潜能与活力,弘扬以德修身、潜心育人的建设文化,有力保证学校导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