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漫说 换届纪律“十个严禁”之十 严禁干扰换届

原标题:漫说|换届纪律“十个严禁”之十严禁干扰换届

来源:延边大学

漫说  换届纪律“十个严禁”之十 严禁干扰换届

10.严禁干扰换届

对境内外敌对势力搅扰破坏换届的,严加防范、坚决打击;对黑恶势力、家族势力、宗教势力干扰影响换届选举的,违规接受境外机构、组织、个人提供资助或者培训的,以威胁、欺骗、利诱等手段妨害他人自由行使选举权的,造谣诽谤、诬告陷害或者打击报复他人的,一律严厉查处,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案是一起干扰破坏换届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例。所谓的干扰破坏换届选举,是指在换届选举中,以强迫、威胁、欺骗、拉拢等手段,侵犯或妨害他人享有的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党章第四条规定,党员享有“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的权利。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党员有党内表决权,有权按照规定在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参加表决,在表决前了解情况,在讨论中充分发表意见。表决时可以表示赞成、不赞成或者弃权”。第十四条规定,“党员有党内选举权,有权参加党内选举,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党员有党内被选举权,有权经过规定程序成为候选人和当选”。“表决权”主要是指党员在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时享受的按照规定参加表决,并可以表示赞成、不赞成或者弃权的权利。“选举权”主要是指参加选举的公民和党员享受的了解候选人情况、要求改变候选人、选或者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被选举权”主要是指公民和党员享有的经过规定程序成为候选人和当选的权利。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都是公民和党员的基本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单位和党员干部保障公民权利、党员权利意识不强,尤其是投票表决中,出于种种目的,屡屡发生侵犯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侵犯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非法剥夺他人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故意不通知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的人员参加选举;故意不通知有表决权的人员参加重要会议;以威胁、拉拢、欺骗等手段妨害党员或者代表自由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等。这些行为既严重侵犯了公民权利和党员权利,也破坏了党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本案中,孙某某作为党员,应当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依规依法参加换届选举,但其采取利用家庭势力、黑恶执行、诬告陷害、贿赂等各种方式干扰破坏换届选举,以达到个人当选的目的,严重触犯党纪国法,应当受到严惩。高某某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履行职责,保障和支持党员和村民代表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其纪律意识淡薄,助纣为虐,干扰破坏换届选举,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应当受到惩处。(摘自《换届纪律手册》)

法规链接

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五十二条制造、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政治品行恶劣,匿名诬告,有意陷害或者制造其他谣言,造成损害或者不良影响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第六十一条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破坏民族团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其他参加人员,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

有其他违反党和国家宗教政策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六十四条组织、利用宗族势力对抗党和政府,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决策部署的实施,或者破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其他参加人员,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对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免予处分或者不予处分。

第七十八条侵犯党员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以强迫、威胁、欺骗、拉拢等手段,妨害党员自主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第一百一十五条利用宗族或者黑恶势力等欺压群众,或者纵容涉黑涉恶活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一)在选拔任用、录用、聘用、考核、晋升、评选等干部人事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的;

(二)弄虚作假,骗取职务、职级、衔级、级别、岗位和职员等级、职称、待遇、资格、学历、学位、荣誉、奖励或者其他利益的;

(三)对依法行使批评、申诉、控告、检举等权利的行为进行压制或者打击报复的;

(四)诬告陷害,意图使他人受到名誉损害或者责任追究等不良影响的;

(五)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的。

3.《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第四十二条加强党对地方组织选举工作的领导,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引导党员和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保证选举工作健康有序。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禁拉帮结派、拉票贿选、说情打招呼、违规用人、跑风漏气、干扰换届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确保选举风清气正。

第四十五条凡违反本条例规定,妨害选举人行使民主权利,或者对检举选举中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人进行压制、打击报复的,应当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情节轻重,对有关党组织或者党员给予处理处分,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涉嫌违法犯罪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4.《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

第三十五条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选举工作的领导,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严肃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以及换届工作纪律要求,强化制度意识、严格制度执行、维护制度权威,引导党员和代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保证选举工作平稳有序。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禁拉帮结派、拉票贿选、跑风漏气等非组织行为,严防黑恶势力、宗族势力、宗教势力干扰破坏选举,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

第三十七条在选举中,凡有违反党章和本条例规定行为的,必须认真查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情节轻重,对有关党员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进行问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第五十七条代表在任期内,因故出缺,由原选区或者原选举单位补选。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者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另行补选。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补选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补选出缺的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可以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也可以同应选代表的名额相等。补选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对补选产生的代表,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进行代表资格审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第二百五十六条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本期内容转载于公众号廉洁吉林

相关阅读:
聚焦 2021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出炉,看看都有哪些 紧急通知!浙江上虞百官街道、曹娥街道开展全员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