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22年“三农”工作有何重点
继上一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后,在今年会议上“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也上升至重大战略性问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经济工作,部署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任务。那么,2022年“三农”工作有何重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化“底线”思维,将“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并列视为两条底线。
对于粮食安全,中央历来高度关注。继上一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后,在今年会议上“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也上升至重大战略性问题。
此外,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中国丝绸桑蚕品牌集群主席、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原组长朱保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目前中央“三农”工作的重心,而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这就需要继续推动产业扶贫,做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两条底线”的底线思维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有着14亿人口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起着“压舱石”的作用。
据新华社,会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近年来,中国粮食进口量激增,尤其是“初级产品”,主要集中在大豆、玉米。2020年,中国进口大豆超过1亿吨,进口依存度达到83.7%。玉米进口量达到1130万吨,同比翻了一番多,并首次超过720万吨的年度进口关税配额,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王士海对第一财经称,保障初级产品供给,主要还是保障农产品供给。农业不仅是食物供给部门,也是国家工业的原料供给部门,用“初级产品”这个词,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基础性作用的重视。粮食安全大于天,在外部市场不稳定、国际形势多变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再次强调了农业生产的核心功能也在意料之中。
他认为,从近两年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表现来看,需要认真反思中国之前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既有认识。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强化风险出现时的保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国际市场供给多么充分,保证粮食生产基础和能力的工作不能放松。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认为,粮食进口只能是国内农产品供应的有效补充,而非主要供应来源。而且全球初级农产品出口集中在美洲,且贸易集中在四大粮商手中。一旦中国市场出现缺口,国际粮价很容易大幅飙升。
2020年至今,国际粮食供应紧张。国际小麦价格从2020年6月至2021年11月翻了一倍多,而2020年四季度中国增加美国玉米采购,年度采购量在3000万吨左右,国际玉米9个月左右时间上涨一倍。
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也是国之重者,“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谈”,尤其是这两年全球共同迎击新冠疫情,对粮食安全更要提高警惕。
要保证粮食安全,耕地是基础。
习总书记还提到,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
耕地是农业生产基础,不论是基本农田,还是高标准农田,都必须实打实,做到“实至名归”。尤其是高标准农田,不仅有效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同时也可以加快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推进农业科技水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今年9月16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对外公布。通过实施《规划》,到2022年、2025年、2030年,分别累计建成10亿亩、10.75亿亩、12亿亩的高标准农田。
调整种植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农业农村部重启大豆振兴计划之后,中央再次提到“扩种大豆和油料”。
林国发称,中国每年有1亿吨左右大豆需求,实现大豆完全自给率基本不可能,但满足国内食品大豆需求完全是可以达到的。大豆作为优质植物蛋白,是众多食品的原料,需求较为稳定,且对大豆质量有较高要求。进口大豆主要都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不能用于食品大豆需求。
2019年,国家确定了“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4亿亩”的目标。随后,2020年、2021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并再次确认了这一目标。大豆播种面积2019年1.40亿亩、2020年1.48亿亩,同比增幅分别为10.9%、5.9%。然而,到了2021年,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下降14.8%。
王士海称,虽然中央一直都很重视大豆产业,但囿于既有的国际市场规则,相应政策很难见效。之所以大豆振兴计划效果并不明显,是因为大豆和玉米在种植面积上具有很强竞争性,农民是否种植大豆取决于大豆和玉米的比较效益。如果国内外大豆价格差价和品质差异不能有明显改变,由于大豆缺乏有效的政策保护,市场激励机制也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可能难有显著变化。
朱保成称,大豆作为饲料中的蛋白质来源,饲料桑能够实现减量替代。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开发利用饲料桑等新饲草资源。加快生物饲料开发应用,研发推广新型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提出,如果将大豆粕在饲料中的比重由现今的30%降至27%,这3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豆粕用量1100万吨,折合大豆约1400万吨,可以缓解进口大豆的压力。
朱保成建议,着眼于国内国际形势和国家粮食、食物、生态安全,当前要聚焦种植、饲料和生态,聚焦中西部和尾矿区,开发利用饲料桑等新饲草资源,保障养殖业自主可控,畜禽种源自主可控,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产业致富,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考虑到中国在重要食物供给方面,比如饲料、食用植物油、糖料、肉类、奶类等,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还很高,需要通过适度进口国际市场的产品,才能满足国内需求,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农委主任委员陈锡文在《农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称,把口粮绝对安全等于整个食物供给都绝对安全,这是认识上的很大误判。“必须要有统筹观念,不能只满足于口粮安全,确保口粮安全的同时,还要看到其他重要食物供给方面的缺口,存在的问题。”
陈锡文建议,在增加进口国际市场食物方面,既要考虑到进口配额的压力,在补充国内食物供给不足方面,多增加一些替代品的进口,既能缓解国内饲料不足,也不至于太多冲击玉米的配额;同时要打造稳定可靠的国际食物供给链,让利于重要农产品重点进口来源国,与其构建多赢局面。
责任编辑: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