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首个新冠特效药公布对“奥密克戎”突变株实验数据:保持了中和活性

原标题:中国首个新冠特效药公布对“奥密克戎”突变株实验数据:保持了中和活性

央广网北京12月21日消息(记者马可佳)中国首个正式获批的新冠特效药——腾盛华创的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自12月8日获批以来,受到社会各方高度关注。12月21日,该药物的领衔研发人员,清华大学医学院的张林琦教授、腾盛博药的朱青博士等接受央广网等媒体在线采访,披露对“奥密克戎”突变株的实验数据。

据悉,腾盛华创在几周之前就已经开始针对“奥密克戎”突变株进行实验,清学大学实验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的数据证实,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对“奥密克戎”突变株保持了中和活性,这个结论是来自包含张林琦教授所在实验室的多个实验室交叉比对的结果。

新冠病毒多次突变带来的思考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在全球88个国家传播,患者开始出现死亡病例,这一新冠突变株获得了医学界极大关注。张林琦教授告诉央广网记者,它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状态、传播力及致死率都在研究和评估阶段,现在无法下结论。但“奥密克戎”传播效率及致死率并不如想象的那么乐观,所以还需要持续地监控与评估。

对比此前几种较为人熟知的新冠变异株,张林琦表示,从世界卫生组织卫公布的几种变异株来看,每一种都具有特性。目前“德尔塔”在全球范围内最为流行,“德尔塔”病毒的传播效率非常高,但从致病性、免疫识别及逃逸来看,“德尔塔”与新冠原始株差别不大。因为在它表面的刺突蛋白,变异速度和效率与原始株没有明显差别。在“奥密克戎”出现前,“贝塔”变异株比其他变异株的逃逸、免疫识别或者抗原性变化要明显,但“贝塔”株的传播效率较低,还未传播到很多国家。变异株的出现也有昙花一现的现象。相比之前的变异株,“奥密克戎”则出现了一些比较不同的特点。首先是突变数量多,而且是在短期内发生突变。

中国首个新冠特效药公布对“奥密克戎”突变株实验数据:保持了中和活性

张林琦认为,这给科技界提出了很重要的课题——为什么病毒可以发生这么多的突变?突变是如何产生的?最近有研究者表示,新冠变异株不仅发生在人群中,“奥密克戎”病毒对老鼠的倾向性也有所增加,所以这个病毒突变是否由其他动物,或者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病毒重组产生的。新冠病毒的多次突变对科技界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奥密克戎”免疫逃逸的现象有很多媒体报道。此外,从数字来看,“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效率较高,所以引起了全球重视。但张林琦教授同时指出,针对不同的变异株,我们需要区分对待,但同时也要研究变异株之间的免疫、传播、致病率的规律,这样才有可能让新冠疫苗或者药物在重点人群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对“奥密克戎”

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四款中和抗体药物获批上市;中国首个正式获批的新冠特效药——腾盛华创的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正是其中之一。据介绍,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目前也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交紧急使用授权(EUA)申请。

朱青博士认为,在已经获批的四款中和抗体药物中,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对抗“奥密克戎”的效果是最好的。“新冠病毒主要通过与人体细胞上的ACE2结合感染人体细胞,并通过细胞繁殖造成疾病。安巴韦单抗针对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区域与ACE2直接结合的部位,阻断病毒与ACE2结合。而罗米司韦单抗针对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区域另一个不与ACE2结合的位点,以不同作用机制阻断病毒的繁殖。”

中国首个新冠特效药公布对“奥密克戎”突变株实验数据:保持了中和活性

据披露的数据显示,对于“奥密克戎”体外中和试验,几款中和抗体药物普遍的临床住院和死亡率都下降70%左右,而腾盛华创的联合抗体效果最好,下降80%。“腾盛华创的三期临床试验是在病人发病十天之内接受治疗,并显示得到了有效的缓解,有效降低住院和死亡率。所以这也能证明,不光是在早期接受治疗,甚至疾病发展到比较晚期,如果有病症并在十天之内接受腾盛华创的抗体治疗,都有临床数据证实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朱青博士表示,“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的质量是有保障的,这个也是我们非常自豪的——我们国产的新冠中和抗体和国际的质量标准和科技研发要求都是一致的,完全没有因为追求速度而降低了产品的标准。”

相关阅读:
巴媒盛赞中国造054AP护卫舰,称印专家担心对印度航母形成威慑 冬至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