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唐僧取经为何要经九九八十一难——趣说西游之五

原标题:唐僧取经为何要经九九八十一难——趣说西游之五

无论古今中外,法律的仪式感强力地推进了法治信仰。宗教活动更加如此,在朝圣之路上,信徒们五步一拜、十步一跪,面色庄重、神情安详,通过这种程序的反复出现,信徒更加虔诚,信仰也更加坚定。倘若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拿来了大乘教法,则其正当性就大打折扣了。

少时看央视82版电视剧《西游记》,心里总是有一个疑问,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劫难,西去圣地,目的是求取真经。可是,从东土大唐到西天极乐世界相距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也是十万八千里,唐僧为何不派孙悟空翻一个筋斗云,直接到达西天极乐,取得真经,反而要一路上按照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提前设定好的情节,闯关打怪,拿着通关文牒每地“打卡”,受尽磨难?

彼时,有热心的长者拿着厚厚的《西游记》原著谆谆教导:你看,如果唐僧派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取来真经,那《西游记》到第十四回就结束了,因为此时,唐僧收服了孙悟空,“心猿归正”,再加一节“悟空受命驾云去,一朝取得真经回”,一百回的《西游记》十五回就可以完结了,我们就看不到齐天大圣与各路妖怪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了。当时甚为信服,从小说的角度来说,这个解释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学习法律,从事司法工作以后,对这个问题有了不同的体悟。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仅是小说情节安排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其中还蕴含了一些更深刻的道理。

唐僧师徒受观音菩萨的点化,承担西天取经的重任,目的是求取真经,弘传佛法,是实体的任务;西天途中,历经劫难,是程序的要求。实体固然重要,但程序也不可或缺,其具有自身固有的价值。那么,历经劫难这个程序有什么意义呢?

程序的仪式感会强化信仰。举凡涉关人类社会基本价值的事项,如婚姻、司法、宗教等等,通常都会有一定的仪式,而这种仪式感会使得人们真诚相信其所从事行为的价值。无论哪个民族,适婚男女结合,通常会举办极具仪式感的典礼,通过男女双方的誓言、亲朋好友的祝福等形式,强化婚姻的神圣性,也强化新婚夫妇对婚姻的忠诚。司法也有同样的仪式要求,司法是有关正义的事业,现代司法源自西方国家,与宗教同其根源,西方国家法官头戴假发、身着法袍,按照既定的程序推进司法案件的审理,在极具戏剧性的同时,也充满了仪式感。我国的司法场域同样具有仪式感,法庭的布置、法官的着装、法槌的使用,以及法律按照既定的程序运转,都在说明司法活动是一项神圣和严肃的工作。

无论古今中外,法律的仪式感强力地推进了法治信仰。宗教活动更加如此,在朝圣之路上,信徒们五步一拜、十步一跪,面色庄重、神情安详,通过这种程序的反复出现,信徒更加虔诚,信仰也更加坚定。所以,唐僧师徒历经的九九八十一难,正是一种宗教的程序,随着程序的推进,师徒四人求取真经的意志弥坚。倘若让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取来了真经,则上述仪式感被破坏殆尽,信仰的力量也可能随之荡然无存,求来真经亦未必能有效地弘扬佛法。

程序的可验证性佐证了结论的正当性。价值是主观的,可谓言人人殊。比如,对于胎儿有无权利能力,死刑是否正当等问题,在法学理论中可谓聚讼盈庭,这些制度安排实质是价值选择问题,我们常常难以从结论证成其正当性。但是,如果将之放置在法律作为一个矛盾化解的社会机制的位置,通过严格的程序规则,得出相应的结论,解决现实的社会纠纷,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正当的。同样,宗教事务亦是如此,观音菩萨要在长安城访察取经的善人,适逢唐王秉诚修大会,而主讲法师唐僧“正是极乐中降来的佛子,又是他原引送投胎的长老”,于是善加点化。

从佛教的角度,我们不能否认观音菩萨的选择是英明正确的,也不能否认大乘教法更优于小乘教法。但是,站在世俗的角度,何以唐僧能当此大任?何以大乘教法更优于小乘教法?所以,唐僧带着三个徒弟,经过了火焰山、闯出了女儿国,一路上斩妖除魔,最终来到佛祖圣殿,取得大乘教法,不但明证了观音菩萨之正确,也明证了大乘教法之优越。倘若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就拿来了大乘教法,则其正当性就大打折扣了。正如伯尔曼所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宗教更是如此。

所以,唐僧师徒从东土大唐前往西天,最终取得大乘教法,是追求的目的;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也有其固有的价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如来佛祖降旨赐经后,观音菩萨查看其师徒受难的簿子,发现师徒少受一难,急传声道:“佛门中‘九九’归真。圣僧受过八十难,还少一难,不得完成此数。”乃传揭谛,将师徒所驾云雾按下,跌落地上,再受通天河一难。深意即在于此。

相关阅读:
“电子驾驶证”12月10日起在全国全面推广,申领流程来了! 武汉男孩眼周乌青疑遭家暴,社区:家长称系过敏,正等待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