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吕岩松任中宣部副部长!22年前曾亲历中国大使馆被炸
来源:正观新闻
12月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吕岩松出席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该消息显示,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岩松回京任职,任中宣部副部长。
公开资料显示,吕岩松此前长期在媒体任职,曾担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中
惟一幸存中国记者
吕岩松在人民日报社工作30年,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曾亲历1999年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
1998年2月,科索沃危机爆发,吕岩松是第一个被特许去战地采访的中国记者。当时他是人民日报社驻南斯拉夫记者站首席记者。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击中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当时住在大使馆的吕岩松搀着妻子,从一片黑暗中摸索着逃了出来,成为使馆唯一幸存的中国记者,另三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在爆炸中牺牲。大使馆遭袭15分钟后,吕岩松第一个将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传回国内,这也是全世界关于这个重大事件的第一个反应。为中央及时了解前方情况,迅速、正确地作出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政府应对这一重大事件赢得了宝贵时间。
当天上午9时20分,《人民日报》网络版最先发表了吕岩松目击中国使馆被炸的消息。
除了给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网络版发稿外,吕岩松还为环球时报口述了一万多字的稿子。这篇《我亲历中国使馆被炸》是第一篇详细描述中国使馆被炸的稿件。他还发回8张现场照片。口述稿子时,他几次泣不成声。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曾在微博上发文回忆20年前的“炸馆”经历:1999年5月8日6时左右,胡锡进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他抓起电话,一个熟悉而绝望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老胡!北约导弹击中了中国使馆!”电话是《人民日报》驻南联盟记者吕岩松打来的,自北约3月24日炸南联盟以来,吕岩松一直为《环球时报》一版撰写独家报道。
吕岩松第一个详细报道了我使馆被炸事件,第一个发回确认我三位记者为国捐躯的噩耗,第一个发回烈士的现场遗照,第一个准确报道北约使用了五枚导弹。
1999年5月,吕岩松被中宣部、人事部联合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1999年12月,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向吕岩松颁发“南斯拉夫之星勋章”。
《我亲历中国大使馆被炸》
“我们来不及多想,出于一种本能,迅速走到窗前拿起照相机、摄影包和海事卫星电话朝门口冲。”当时,也住在使馆内的吕岩松死里逃生。
事后证实,由于使馆当时联络中断,又忙于抢救工作,《人民日报》是第一消息源,而吕岩松在熊熊烈火中发出的消息,正是中国甚至是全世界关于这个重大事件的第一个反应。吕岩松的果敢行动,为中央及时了解前方情况,迅速、正确地作出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政府应对这一重大事件赢得了宝贵时间。
空降山西,多次部署宣传工作
2019年,吕岩松“空降”山西,担任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在山西工作期间,吕岩松曾多次就宣传工作做出部署。
2019年11月,山西省新闻界颁奖报告会在太原举行。当时,吕岩松出席。他说,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守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
今年2月,山西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太原召开,吕岩松出席。他说,坚持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努力创作出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作品,推动山西文化艺术从“高原”不断迈向新的“高峰”,为聚力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熔铸转型发展软实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山西工作两年多后,吕岩松重新回京。
吕岩松简历
吕岩松,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黑龙江富裕人,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本科学历,高级编辑。现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1984—1985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
1985—1989年,北京大学俄语系学习
1989—1991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助理编辑
1991—1993年,人民日报社驻俄罗斯记者站记者
1993—1996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编辑
1996—2000年,人民日报社驻南斯拉夫记者站首席记者
2000—2001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欧亚组副组长、辽宁记者站站长(副局级)
2001—2005年,人民日报社驻俄罗斯记者站首席记者(副局级待遇)
2005—2008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主任编辑、高级编辑(副局级待遇)
2008—2008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副主任
2008—2016年,人民日报社国际部主任(其间:2010.09—2011.01,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习)
2016—2019.06,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国际部主任
2019.06—2021.10,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现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cqh综合澎湃新闻、环球时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等)
责任编辑: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