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公布12月2日确诊本土病例最新排查进展!你关心的疫情防控热点来了→
来源:上海普陀
市卫健委今早(3日)通报:2021年12月2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报告6例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7例,其中来自尼日利亚2例,来自新加坡1例,来自英国1例,来自刚果金1例,来自以色列1例,来自阿联酋1例。
病例1为中国籍,在刚果布工作,自刚果布出发,经法国转机,于2021年11月2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中国籍,在保加利亚工作,自保加利亚出发,经奥地利转机,于2021年11月2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因有症状,入关后即被送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留观。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加拿大籍,在加拿大生活,自加拿大出发,于2021年11月17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4为中国籍,在英国留学,自英国出发,经瑞士转机,于2021年11月2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5为中国籍,在英国留学,自英国出发,经芬兰转机,于2021年11月2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6为中国籍,在埃塞俄比亚工作,自埃塞俄比亚出发,于2021年11月3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因有症状,入关后即被送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留观。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6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152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2021年12月2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12月2日已通报)。
病例1,女,74岁,来沪前在外地居住两个月,11月18日由其女儿陪同坐高铁来沪,在沪居住地为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牡丹路186弄小区。12月1日晚因发热与其女儿一同前往医院就诊。2日凌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后经市、区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病例2,女,44岁,系病例1的女儿,居住地为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牡丹路186弄小区。11月18日陪同病例1从外地坐高铁返沪,12月1日晚因发热与病例1一同前往医院就诊。2日凌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后经市、区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目前,已追踪到这2例病例在本市的密切接触者185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对病例曾活动过的场所已进行终末消毒。
截至2021年12月2日24时,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2481例,出院2418例,在院治疗63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5例。
截至2021年12月2日24时,累计本土确诊病例386例,治愈出院374例,在院治疗5例,死亡7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截至2021年12月2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1例。
12月3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截至12月3日8时,累计排查12月2日本市确诊的2例本土病例在沪密切接触者185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累计排查在沪密接的密接464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累计排查在沪筛查人员35207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累计采集环境样本1616份,其中7份样本(系病例家庭环境样本)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病例排查面为什么很广
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如何
老年人怎么做好防护
……
昨天,上海举行第10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浦东新区副区长左轶梅,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介绍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并对疫情防控热点进行了回答。
——热点问答——
抗疫没有局外人,只有人人都负起责任来,落实自己的责任,才能回归最正常的生活
Q
人民日报:我们注意到最近几起病例涉及的排查好像比较广,能否解释一下原因?
A
吴凡:大家可以看到最近疫情涉及到的面比以前要宽,这次疫情病例出现之后,首先病例的发现还是比较早的。根据国家和本市相关密接排摸规范界定密接、次密接、风险人群并且实施管控措施。这次涉及确实比以前稍微有点宽,究竟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既有它的偶然性,也有它的必然性。
讲到偶然性,其实每次涉及到的病例,密接范围到底有多宽,次密接范围更宽的宽度,宽到什么程度,其实是取决于这个病例本身的工作性质、生活的轨迹以及社交的网络,当然跟他生活中活跃的程度是有关系的,这些因素决定了他的密接和次密接的人群到底有多宽,这是一个偶然性。
在我们这么一个超大城市里面,有2400多万人口,如果算上流动人口有将近3000万。这么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里面,这种范围宽又是一个必然。尤其是呼吸道疾病传播,既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更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呼吸道的疾病,只要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大,在超大城市当中人员的交流又比较频繁的话,涉及到的密接和次密接调查中涉及面就会相对比较宽泛。这是它的必然性。
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在新冠疫情防控当中,当然包含进入秋冬季涉及到所有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其实我们始终面临非常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不仅仅是我们面临外防输入的压力,其实我们内部的呼吸道疾病防控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市民朋友就有一些纠结,尤其进入秋冬季又出现了疫情,其实大家也不用太纠结。因为我们确实在过去一年多的新冠疫情防控当中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作为常态化防控疫情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四方责任,就是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责任。每个环节、每个领域、每一个人,把我们自己应该落实的防控要求都能不折不扣地每天24小时,每周7天,都能够做到规范而且每个细节都不落的话,应该讲我们的防控就是到位的。其实我们应对这些疫情,哪怕有一些散在的疫情,我们都是有非常强的底气和信心的。
特别是讲到这个过程当中涉及到的公共交通工具、医疗机构、学校这些人群聚集的重点场所,我们要做好每天落实消毒、室内通风以及进出人员的验码、测温等等所有行之有效的,当然还要督促戴口罩这样一些有效措施。作为个人而言,每个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去公共场所的时候包括电梯里面都要戴口罩。戴口罩这个措施非常有效,大家一定要落实。还有保持社交距离,日常的通风洗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接种疫苗来提升我们对自身的保护。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一旦出现了一些轻微的症状,千万不要放过,不要自行服药,一定要去到医疗机构。
上海在过去两年当中构筑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强大的发热门诊和哨点以及药店组成的网络。你一定要触网,一触网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诊断,这也是你帮助疫情防控做的重要贡献。在这里还是那句话,落实好四方责任,我们才能在新冠疫情防控当中既维持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同时又能保持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过我们最常态化的生活。最后,还是以前讲的,抗疫没有局外人,只有人人都负起责任来,落实自己的责任,才能回归最正常的生活。
请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以上的市民抓紧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Q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疫苗对于疫情防控非常重要,目前上海疫苗接种情况怎么样,上海还在推进加强疫苗的接种,请问目前这方面的情况如何?
A
邬惊雷: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非常有效的手段,其实我们从小到现在打了很多疫苗,很多疾病现在都不太看到,就是因为疫苗的作用。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本市积极、有序、稳妥地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12月1日,全市已接种4642.45万剂,接种覆盖2321.96万人,其中2142.07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021年11月1日起已经全面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297.59万人已完成加强免疫接种。在此,我们提醒,请尚未接种的市民抓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也请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以上的市民抓紧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进一步查缺补漏,完善现有工作机制,继续做好封闭小区各项生活服务保障
Q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浦东又新增了中风险地区,目前相关小区封闭管理情况怎么样?
A
左轶梅:上周开始封闭管理的两个小区,到目前为止,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时,我们持续做好各方面服务保障。
一是优化完善工作机制。组建医护、教育、特殊关怀、安全保障等工作组,招募志愿者230余人,有序开展了环境卫生、快递整理、上门送餐、买菜配药等工作,较好地保障了小区居民的生活。
二是分类精准提供服务。对于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落实专人“一对一”关爱,做好及时联系和关心帮助工作。对于中小学生,一方面,通过线上课程、送课本上门等形式,保障日常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家校线上互动、亲子活动等形式,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对于滞留在封闭管理小区的人员,安排食宿,提供御寒物资,鼓励加入志愿者队伍。对于各类日常医疗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封闭管理以来已为居民提供日常配药、健康咨询等200余人次。
关于今天新增的中风险小区,我们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第一时间排摸情况,落实14天封闭管理措施,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确保人员只进不出、应检尽检。
借此机会,感谢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基层一线同志们的坚守和付出,还要感谢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援!我们将进一步查缺补漏,完善现有工作机制,继续做好封闭小区各项生活服务保障,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也注意到,有网友关注世纪公园等场所的情况,这是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防疫要求,对相关人员和环境进行筛查,目前公园正常开放。谢谢市民的关心和理解!
老年群体应从增强保护力、自身提高免疫力等5方面进行防护
Q
新华社:请问这次有位患者70多岁,老年群体的防护有什么建议?
A
吴凡:老年群体在日常防护中是特别重点的人群,一般老年人绝大部分都会患有一种或者几种慢性疾病,与青少年而言免疫力相对比较低下一点,也是新冠疫情易感的人群。日常工作生活当中,特别是正值秋冬季节各种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季节,特别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叠加发生的风险,在这里特别给老年人提五方面建议:
第一,增强保护力。疫苗是增强保护力最好的办法,不光是新冠疫苗,新冠疫苗如果没有打的老年人赶紧预约去打,如果第二针打了超过半年以上的可以接种第三针了。大家也知道,呼吸道疾病防控还有其他疫苗,有流感疫苗还有肺炎疫苗,即便不得新冠感染普通的流感也会出现发烧症状,引起一些不必要恐慌。在这个季节特别是全国各地还有一些散发疫情时,建议大家将疫苗用好,提高自身的防护力。
第二,自身提高免疫力。很多老年人现在非常注重自我保健,当然生活要有规律,作息要有规律,注意休息,注意营养,适当锻炼,同时居家也要经常开窗通风,尤其快到冬季,每天早中晚通风非常有讲究。另外还要有愉悦的心情,不要让事烦你纠结你,保持非常好的免疫力。
第三,老年人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是非要办的事,能不去就不去。天气比较冷,有时候气温骤降,你出去如果有高血压疾病可能还会有卒中等风险,建议大家不是非必要办的事可以先不去,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你一定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要注意“三件套”“五还要”,尤其要规范戴好口罩。其实很多时候我也在注意,无论是大街上走的还是小区里在转悠的、坐电梯的老年人,不戴口罩的现象还挺普遍的。有几次我忍不住好奇心去问,老年人其实比年轻同志应该更注意戴口罩才对,为什么不戴呢?他说太憋得慌。我特别希望上了岁数的老年群体要掌握这个技能:什么时候是一定要戴的,什么时候在空旷的环境中保持距离的情况下可以拿下来一会儿,透会儿气。大家一定要掌握。第二就是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等,这些个人防护的措施一定要做好。
第四,非必要不离沪。一定有非要办的事,你要看看这些地方是不是目前正好有疫情,是不是有中高风险的地区,如果是这些地区建议大家不要去。
第五,建议跟老年人同住的家属,一定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如果他们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出现了症状,这个时候老年人出现异常情况既容易被重视,也容易被忽视。我讲的忽视是,觉得反正老是病怏怏的,平时也不太好,今天就这样不去医院过一天就扛过去了,建议大家千万不要这样。出现了发烧、嗓子不舒服等呼吸道症状,也有嗅觉改变等等和新冠密切相关的症状,大家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医疗机构就诊。同时也要注意去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老年人也好、陪同的家属也好,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而且尽量不乘公共交通工具。实在没有办法,建议大家还是打车,做好防护工作。切记不要自行盲目服药。给大家五方面建议,希望大家更好防护,同时安安稳稳地过一个冬季,谢谢大家。
资料:上海发布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