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华社报道|河海大学:以科学之力守护大江大河,以智慧之音奏响长江之歌
来源:河海大学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河海大学积极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思想,于2019年6月,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起成立国内首个“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长江院”)。
近年来,长江院不断推进建设流域保护与绿色发展的高端智库,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交流高地等,向社会递交了一份亮点纷呈的答卷。2021年11月,在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我们一起回顾总结,看长江院如何谱写新时代长江之歌,讲好新时代江苏故事。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成立大会)
打造前沿“水科学”创新高地
为现代治水把脉求源
作为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科技支撑力量,长江院充分发挥平台、人才和科技优势,深度对接院所、企业科技创新资源,汇聚行业优势力量,着力打造聚焦长江水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问题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紧紧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修复中心任务,全力开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研究,探索出一条“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路子,着力打造前沿“水科学”的创新高地,深入探寻江河治理解决之道。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30余项,自主设立开放基金项目40余项……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直指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症结,着力为长江流域重大问题补短板,推动长江流域创新能力再提升。与此同时,他们胸怀“国之大者”,推动科研成果加快应用到幸福河湖的建设中。针对长江江苏段建设中面临的热点难点,受江苏省发改委委托,紧密对接江苏省高质量发展需求,围绕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优化论证、太湖富营养化与综合治理、深水航道高效利用与江豚保护、沿江化工产业转移与可持续发展、长江江苏段岸线保护与治理等具体问题组建跨学科、多层次的人才队伍,整合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等多学科研究力量,深入开展系统的研究,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增添“绿色智慧”。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院院长张建云)
据长江院院长张建云院士介绍,“长江院的定位是立足长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建设成为我国长江大保护的科学中心、技术高地和人才基地,把多学科综合集群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为长江、为中国乃至全球大江大河治理保护贡献力量。”
长江院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统筹考虑流域新老水问题。长江生态航道建设关键技术成果解决了长江生态航道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助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为人水和谐的“绿色航道”;在“引江济太”工程中提出季节性引水调度策略与综合风险应急预案,通过“生态调度”为改善入湖水质和太湖流域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南昌市赣江东岸岸线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防洪安全论证成果,为打造最美赣江岸线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平原河网区水动力再造和优化理论和技术,为江苏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域协调联动发展、黄金水道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等“十四五”重点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在长江大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发言)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保护价值评估、决策判断与管理等工作,长江院已启动搭建“数字长江”平台,借助大数据、区块链、GIS、云计算等现代手段,系统集成长江流域水利、气象、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资料,推动物理流域与数字流域之间的动态实时信息交互融合,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搭建全视野的数字平台。
搭建国际“水安全”交流平台
讲绿色护水中国经验
长江院既是顶尖的科研机构,也是前沿的智库中心,更是高端的交流平台。研究院成立了中国工程院主办的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系列高端论坛秘书处,牵头组织国内外专家交流水安全保护经验,向世界展示中国在河流治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
(第三届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高端论坛,河海大学校长徐辉致辞)
在2021年4月举办的第三届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高端论坛上,1000余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流域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围绕气候变化与风险、流域综合管理、水生态与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主题的学术讨论、交流分享了该领域的最新成果。
(中外专家对话)
除了承办国际性论坛,长江院自主创办的“长江大讲堂”也已成为学术品牌。“长江大讲堂”围绕当前国际科学前沿及社会热点问题,邀请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和学者,解读流域保护和绿色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探索水科学、水工程、水管理领域的国际科学前沿,吸引了近万人参与。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思路引领下,大讲堂成为了一个云集知名专家学者,聚焦国际科学前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长江大讲堂”第一讲现场)
背靠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河海大学,长江院还扮演了水利高层次人才“孵化器”的重要角色。长江院面向国内外开设暑期课堂,帮助学生拓宽学术视野,夯实专业基础,提高科研能力,共吸引到30余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近千名学生与青年教师报名参加。长江院举办的首届“长江国际青年创新论坛”,邀请相关领域各层次青年专家、教师、学子做客长江院,传播前沿知识,共享优质资源,激励青年创新,搭建起青年科研人员成长成才的大舞台。
(青年论坛现场)
“我们着力将生态文明思想与长江大保护战略的深邃内涵融入到人才培养中去,加强学科交叉和科技协同,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打造水教育的世界高地,不断提高‘双一流’建设水平,为推进长江教育创新带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为长江大保护的江苏担当贡献‘河海力量’。”长江院执行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说到。
构建流域“水治理”高端智库
为科学兴水建言献策
长江院从成立之日起,就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智库条件。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担任,执行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担任,在“双院士”领衔下,研究院汇聚了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和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极具话语权的权威专家学者,一部部影响广泛的智库丛书出炉,一条条影响深远的政策建议被采纳,一篇篇备受关注的报道被传播。
研究院组建的“江苏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成为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团队”也成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依托高端智库团队,2020年6月,我国首部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的首部“蓝皮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系列丛书(2019)》出台,150万字的系列成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蓝皮书”——《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1)》)
该丛书集聚水文水资源、环境工程、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着眼长江全流域、立足江苏省,从多维度、多领域、多区域,全方位开展理论分析和专题研究,重点对2019-2020年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生态、法治、文化、政策、管理等发展情况及态势进行跟踪研究与全面梳理,分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探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提出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丛书先后入选了“2020年江苏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物”和“2020年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并荣获了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21年年3月1日,我国第一部全流域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后,研究院围绕该领域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等15项地方环境标准,组织出版了第二部“蓝皮书”——《长江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1)》,为流域法治建设提供了多视角分析。
“编写团队着眼长江全流域、立足江苏省,从多维度、多领域、多区域全方位深入开展理论分析和专题研究,针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法治建设、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思路和具体建议,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基础和参考报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决策支撑作用。”长江院副院长、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兵说到。
在提供专业智库支持的同时,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还通过内参以及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就长江口滩涂资源保护、新冠疫情防治、汛期防洪救灾等热点问题,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建言献策,提供精准、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用扎实的科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高端智库”的作用。
“只要下决心,就一定能落实好长江经济带发展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围绕美丽长江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只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就一定能让一段段生产岸线变身生态岸线,一座座公园绿地代替化工企业……长江院将继续以时代责任为题,用奋勇担当作答,全面拓宽服务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为共同守护惠泽后代子孙的万里长江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链接:
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041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