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你的家乡上榜了吗?华东师大第七年发布110座城市排名

原标题:你的家乡上榜了吗?华东师大第七年发布110座城市排名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为助力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11月25日,华东师大2021年发布“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1)”。

你的家乡上榜了吗?华东师大第七年发布110座城市排名

据悉,该指数自2015年起每年对外发布,今年是第7次对外发布。从指数研究报告看,在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中,上海以68.23分位居第一,连续七年位居榜首,龙头作用显著。

你的家乡上榜了吗?华东师大第七年发布110座城市排名

“双碳行动”指标

明确绿色发展的前进方向

发布会上,指数研制首席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指出,该指数根据区域协同发展、区域创新系统、区域发展韧性、增长极等科学理论,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生态支撑等四大领域、综合GDP水平等18个具体指标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指数计算、空间自相关分析、指数趋势分析方法以及2018-2020年地级城市大数据,对标全球城市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设定目标值与阈值,对长江经济带110座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估。

今年最为值得关注的是,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双碳”目标早日实现,2021年生态支撑领域用“双碳行动”指标取代“污水处理率”,根据各地双碳行动计划的制订与否、目标要求和实践成效进行记分,更好地刻画了长江经济带110座城市在碳达峰、碳中和前行道路上的举措和成效,明确了绿色发展的前进方向。

你的家乡上榜了吗?华东师大第七年发布110座城市排名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1)表明,协同发展能力前十强城市依次为: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武汉、重庆、苏州、宁波、合肥、无锡。

无锡因生态支撑能力提升重回TOP10;武汉受新冠疫情影响在交流服务方面受挫跌出前三甲。

益阳、临沧、随州、娄底、铜陵、雅安、昭通、眉山、池州、萍乡则位列排行榜的后十名。

宜宾成为最大黑马,从2020年的104名跃居2021年的第79名。

曾刚教授指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各分领域表现存在一定差异。龙头城市上海以及杭州、南京、成都、武汉、重庆、苏州、宁波、合肥、无锡、长沙等高级区域中心城市分别具备了较强的对全流域、对所在区域的协同发展能力;尤其是上海,在科技创新(95.48分)、交流服务(89.01分)、经济发展(88.54分)三个领域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得分均位列第一,龙头城市效应明显,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得以显著增强。

城市生态短板仍然突出,

协同发展能力高度分化

纵观近年来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的演进,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持续稳步上升,城市体系橄榄型结构不断优化。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1)表明,11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呈现出6等级橄榄型结构特征:上海是龙头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在长江经济带排名首位;

杭州、南京、成都、武汉、重庆、苏州、宁波、合肥、无锡、长沙10座城市是能力较强的高级区域中心城市;

昆明、贵阳、常州、南昌、镇江等40座城市是在个别领域表现突出的一般区域中心城市;

玉溪、广元、衡阳、达州、郴州等35座城市是区域重要城市,往往地处较为重要的区位或拥有某方面独特的资源禀赋;

荆门、六安、荆州、淮北、张家界等14座城市是存在提升空间的地方重要城市;

益阳、临沧、随州、娄底、铜陵等10座城市是存在短板或外向服务功能薄弱的地方一般城市。

但2020年城市综合协同能力得分10分以上城市仅27座,不足110城市总数的25%,而2021年综合协同能力10分以上城市增至51座,达到110城市总数的46.36%。

龙头城市上海和高级区域中心城市数(10座)保持不变,但一般区域中心城市数量由2020年的34座增加到今年的40座,区域重要城市由25座增加到35座,地方重要城市由此从2020年的23座减少至14座,地方一般城市从17座减少到10座。

你的家乡上榜了吗?华东师大第七年发布110座城市排名

对标世界一流水平,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仍存在两大问题:

(1)城市生态短板仍然突出。

位居生态支撑领域第一的舟山得分也仅为19.17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协同动能仍未形成。从四大领域排名前10城市平均得分看,经济49.76分,科创36.92分,交服61.63分,而生态仅为17.39分。

龙头城市上海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三大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生态支撑领域得分仅为13.60分。从四大领域的相关关系来看,经济、科创、交服呈现出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大于0.87。但生态与其他三大领域之间仅呈现弱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仅有0.14。

也就是说,长江经济带城市系统耦合中的摩擦阻滞效应明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保护任重道远;

(2)都市圈协同发展能力高度分化。

长江下游地区是协同发展能力高值集聚区,中上游地区则相反。

从城市群、都市圈的角度看,位居长三角城市群的苏锡常、南京、杭州、宁波都市圈协同发展能力指数综合得分高达20.77,远远高于武汉都市圈的10.94、环鄱阳湖都市圈的10.33、环长株潭都市圈的9.95、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的11.51,沿海和内地二大群体相差一倍左右。

这就是说,推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城市协同发展仍是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协同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

主旋律,也是最优选择

协同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选择,更是长江经济带新时期的核心目标。伴随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今年初正式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既定目标,针对区域发展的现实瓶颈与短板问题,曾刚教授建议启动以下五大方面行动:

(1)五措并举,打赢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攻坚战。

同步开展污染治理提质扩面、重点生态区保护修复、绿色转型双碳行动、社会资本引入、生态服务价值实现五大举措,彻底扭转长江流域生态脆弱局面;

(2)圈群耦合,促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

强化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的支柱作用和示范效应,依托高等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现代化都市圈,通过构建跨界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共同体、支持“创新飞地”建设等途径,推动中心大都市与周边中小城市的良性互动,提升中小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缩小大中小城市发展差异;

(3)链链不舍,推动四链(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供应链)融合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资本链,切实发挥长江经济带上下游整体优势,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供应链四链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协同发展的新标杆;

(4)网点交融,提升流域创新体系综合效能。

激活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大科学装置在基础研究、重大应用研究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在中游(武汉)、上游(成渝联合)增设国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幅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

(5)带路融合,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

促进长江经济带重要区域支点与“一带一路”国外关键空间布点的有效对接,加强区域之间的分工协作,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融合。加强沿海、沿江、内陆、沿边自贸试验区互动融合,协同共建陆海联动、双向开放新格局。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融合开放发展新局面。

你的家乡上榜了吗?华东师大第七年发布110座城市排名

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指数(2021)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常纪文研究员;重庆大学原常务副书记、重庆市政府参事陈德敏教授;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湖北省政协常委、民进湖北省委副主委杜耘;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范从来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朱建江研究员等专家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21)予以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他们认为,今年的指数在之前六年指数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高质量绿色发展维度,构建了由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生态支撑四大领域18个核心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这一指数必将为国家及地方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科学依据。

文|易臻真

编辑|吴潇岚

《北京市献血条例》明年2月1日起施行,献血年龄上限提高 国家卫健委: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6433万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