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能勤小物 故无大患

原标题: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资治通鉴·周纪》讲述了“蓝台之宴”的故事。战国时期,智氏家族智伯与韩国君主韩康子、魏国君主魏桓子在蓝台举办宴席。席间,智伯邀请韩康子、魏桓子欣赏“卞庄刺虎图”。

因韩康子也名“韩虎”,智伯就把韩康子与齐国高虎、郑国罕虎戏称“三虎”,把自己比作刺虎的卞庄,借微醉之机戏弄韩康子和他的谋臣段规。《东周列国志》中记载:“三虎啖羊,势在必争。其斗可俟,其倦可乘。一举兼收,卞庄之能!”

智伯的谋臣智国听说了这件事,劝说智伯:“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

意思是说,一个人多次失言失行,别人可能不会在面上说埋怨你的话,但可能会在暗地里图害你。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才能避免大的祸患。今天的宴席,你先后戏弄了韩国的君主和臣子,又无所准备,还说别人不敢为难你,蚊子、蚂蚁、蜜蜂、蛇蝎这些小虫尚且能伤害人,何况是别国的君主和谋臣呢?

遗憾的是,独断专行的智伯没有采纳“谏言”,而是打着辅佐晋哀公的旗号让别国献出封地,以此削弱韩国、魏国的势力。智伯向赵国发难,让赵国献出先祖留下的“蔡、皋狼之地”,赵国拒绝了智伯的无理要求,并奋起反抗。后来,刚愎自用、不纳谏言的智伯被韩、魏、赵三国联合起来攻打,导致整个智氏家族覆灭。

虽然智伯具有“美鬓长大、射御足力、伎艺毕给、巧文辩惠、强毅果敢”等多项优点,但确不具备仁义之道、礼德之志,自恃国力强大,轻视小节,狂妄轻言,不得人心。

同是战国时期的魏文侯却与之相反,有一次,魏文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您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

纵观古今,成大事者,往往都能做到知分寸,守规矩。魏文侯注重细节,尊贤重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臣民,在位五十年,群贤毕至,以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以李悝、翟璜为相,以乐羊、吴起为将,文武并进,首霸中原。

曾国藩写过一篇读书笔记《克勤小物》,“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克勤小物就是脚踏实地,从浅处、实处、小处入手,勤勤恳恳注重每个细节、做好每件小事。南宋理学家朱熹有言:“克勤小物最难。欲当大事,须是笃实。”意思是,能勤勤恳恳地做一些小事最难能可贵。要想担当起大事,必须脚踏实地做小事。

《韩非子·喻老》中讲:“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法家的一个经典“小大之辨”的例子。就党员干部来说,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玩一点的“小节”可能是问题滋生或是命运转折点。

“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重视小节,好比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犹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懈怠。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懂得“祸患常积于忽微”的道理,做到时刻警醒、心有敬畏,能勤小物、防患未然。(南宁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冲!“上岸”你可以! 贺州市强化作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