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圳锐意打造立体城市全球典范 45个重点片区地下“造城”

原标题:深圳锐意打造立体城市全球典范 45个重点片区地下“造城”

一张擘画地上空间,一张描绘地下空间。深圳正用两张地图,规划引领新时代城市建设,统筹地上地下空间高质量开发,将在45个重点片区地下“造城”,面向2035年打造充满活力的立体城市全球典范。

日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深圳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规划(2020-2035年)(草案)》,推动合理引导全市地下空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空间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深圳成为地下空间规划和开发利用国标主导制定者

从亚洲最大的地下火车站福田高铁站,到国内第一座全地下、零污染、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龙岗区布吉污水处理厂;

从贯穿多站厅、连接多个楼宇和下沉广场的第一条“中国城轨交通商业示范街”连城新天地,到体量居全球前列、开发纵深30米、规模约660万平方米的前海合作区地下新城……

一个个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典之作,为我国在地下空间勘探、项目工程融资、立法规划管理、人才技术创新、综合改革试点等方面的探索,积累了先行示范的宝贵经验,也让深圳成为地下空间规划和开发利用国家标准的主导制定者。

城市地下空间是重要的国土空间资源,未来如何通过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坚强支撑深圳“双区”建设和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规划(2020-2035年)(草案)》,作为《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的专项支撑,同步编制,为全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管理依据,涵盖目标与策略、平面与竖向管控、开发布局指引、设施分类指引、防灾减灾和实施保障措施。

突出“站城一体”引领集约高效空间格局

《规划》草案提出,深圳将以安全韧性、集约复合、品质导向、科学有序为原则,依托基础设施建设和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地区的立体化综合利用,努力实现地下空间资源高效率、高品质、系统性和可持续利用,到2035年打造为立体城市全球典范。

规划涉及的竖向深度,分为浅层地下空间(地表下0-15米)、中层地下空间(地表下15米-40米)、深层地下空间(地表下40米-100米)和大深度地下空间(地表下100米以下)。

《规划》草案体现了6大策略,即:分区分层,平衡资源保护与利用;站城一体,引领集约高效空间格局;精耕细作,打造高品质服务核心;统筹协调,预控基础设施廊道;上下互补,筑牢立体安全底线;前沿探索,谋划地下空间未来战略。

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专家介绍,围绕轨道交通枢纽和城市公共中心,深圳将构塑集约高效的“站城一体”立体城市空间格局,因地制宜、有序引导地下停车场、商业、体育、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市政厂站等设施建设。同时,构建地下地面设施功能互补的城市灾害综合防御系统;探索岩洞综合利用、地下智慧物流系统、地下科学实验室、碳捕捉、地下医疗等前沿领域。

引入自然光提升地下空间品质活力

《规划》草案对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布局作出了指引,依托“一核多心网络化”城市中心体系、轨道交通枢纽分级等,划定45个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地区,其中包括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宝安中心区、深圳机场站枢纽、深圳北站枢纽、光明科学城枢纽、深圳东站枢纽、梅林关枢纽、龙岗大运枢纽、龙城广场枢纽、坪山站枢纽等片区。

在这些片区,地下空间开发强调:推动同步实施以城市公共中心、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进行地上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利用,实现绿地、市政、商业等设施的功能复合,地下停车、轨道交通、立体步行网络等互联互通。同时,鼓励引入自然光和自然通风,提供无障碍措施,增加特色文化元素,提升地下公共空间的品质与活力。

在不远的将来,深圳不仅将有前海合作区、深圳机场枢纽等世界级的宏伟地下交通枢纽工程,有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等高品质的文体设施,以及集商业、娱乐、休闲、轨道交通于一体的地下智慧城市项目,还将在地平线下不断延伸,形成与地面空间交相辉映的“城市倒影“,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相关阅读:
骆文智率队视察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情况 深港5G联合路演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