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水生态环境健康稳定
记者近日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获悉,通过收集整理祁连山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24处水文站点资料,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年径流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与多年(1956-2000年)平均相比增加27.5%。目前,水生生物达500种。
祁连山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及西北诸河重要的水源产流地,也是我省青海湖流域、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的主要水源地,丰富的水资源维系着区域内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从2020年开始,管理局组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开展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水资源现状及典型河流和湿地水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多样性专项调查评估工作。这也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首次系统全面地开展青藏高原东北部区域内陆河源头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综合研究工作。
据了解,调查组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的主要河流干支流和黑河源、唐莫日等湖泊湿地设置的48个调查监测样点,对主要河流、湖泊、湿地的水体理化和营养指标、重金属指标以及湿地沉积物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开展了河流及湿地底栖藻类、浮游植物、水生及湿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调查监测工作。通过调查发现,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及周边区域内河流和湿地总体水环境质量较好,基本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以上要求,部分指标在部分断面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I类标准。
本次调查在传统水生生物物种鉴定手段基础上,首次应用了环境宏基因组技术对水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利用先进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祁连山国家公园水生态系统中的水生生物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以提高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此次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水资源量算和水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不但可以衡量以浮游和底栖藻类为代表的水体初级生产力水平,结合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和区域内鱼类种类和分布现状及是否存在外来和入侵鱼种,可以评估区域内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叶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