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宁:以有力监督助力打造阳光审批促营商环境再优化
“我今天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还领到了施工许可证,往常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审批项目,现在只需一个工作日就能拿到了,这个‘拿地即开工’模式预计为我们企业节约近半年的报建时间!”在南宁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里,柳钢配套项目广西卿蕊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开心地说到。
南宁市纪委监委督查组在南宁经开区开展服务企业督查和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暗访中了解到,部分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在审批上存在环节多、时间长、公开透明度不够、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温床”,也成了工业类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卡脖子”难题,南宁市纪委监委立即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转送南宁市纪委监委驻经开区纪检监察组,要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
为助推行政审批领域营商环境优化,进一步防控廉政风险,该市纪委监委驻经开区纪检监察组聚焦行政审批领域营商环境优化的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下沉”监督、跟进监督,以有力监督助力打造阳光审批,促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
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该市纪委监委驻经开区纪检监察组每月深入实地督查暗访,及时将企业和群众的“诉求”反馈至相关行政审批部门,要求其压实主体责任,坚持以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为准则,进一步探索阳光审批新办法,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0年4月,在多方的协调推动下,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出台了经开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该项改革通过提前并联预审,压缩全流程审批耗时,实现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一个工作日完成施工许可证核发。办法有了,“绿灯”也开了,但是如何确保项目以最快速度落地的前提下减少风险,实现可管可控、依法审批?该市纪委监委驻经开区纪检监察组要求职能部门在审批“一路绿灯”的同时,严把后续材料审批关,明确三种预审批中止情形,讲清每一项标准和流程,且面向大众公示,确保项目审批依法依规,极大减少了各审批环节中权力寻租的空间。
紧盯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定照单整改,严格落实。”在今年开展的廉政风险防控谈话中,行政审批局主要负责人对该市纪委监委驻经开区纪检监察组组长诚恳表示。会后,该局对岗位廉政风险点开展了全面自查自纠,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通知》《关于加强现场核查廉政风险防范的通知》等一系列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机制。
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驻经开区纪检监察组瞄准行政审批关键领域和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定期对职能部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廉政风险防控“面对面”谈话,要求强化监管和廉政风险排查,制定防范措施,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筑牢廉洁审批“防火墙”。
为此,行政审批部门对可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纠正且不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审批事项,实行事前告知承诺制,建立健全检查、记录和惩戒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行“一表申请”,将多套申请材料归集为一套申请材料,编制标准化提交材料规范、工作流程和办事指南,促使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审批环节和工作程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从审批源头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强化标本兼治营造浓厚氛围
加强权力公开,将审批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为实现廉洁、阳光审批加了层层砝码。而要让廉洁、阳光的意识厚植于心,外化于行,日常的监督教育必不可少。该市纪委监委驻经开区纪检监察组坚持抓早抓小,标本兼治,将营商环境优化任务落实情况纳入“书记引航担使命”主题活动每月监督清单和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督促行政审批职能部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定期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常态化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以案说纪等警示教育活动,不断提升行政审批人员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提高御腐能力,从源头上降低腐败风险。
此外,该市纪委监委驻经开区纪检监察组还为审批部门量身定制了简化审批流程、严防以权谋私等相关漫画和板报,在政务服务大厅明显位置进行张贴、展出,着力营造“依法审批、高效审批、廉洁审批”以及“亲商、爱商、护商、扶商”的浓厚氛围。
得益于“放管服”改革的深化及阳光审批带来的红利,南宁经开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据悉,今年1-9月,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2.35亿元,同比增长20.2%;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3.35亿元,同比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2.11亿元,同比增长17.75%,吉利等一批重大项目入驻经开区。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点对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监督,加大对审批机关和审批人员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执纪问责,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擦亮行政审批这块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南宁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南宁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