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苗寨变身网红打卡地 贵州雷山: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常态化

原标题:苗寨变身网红打卡地贵州雷山: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常态化

正义网讯(通讯员吴万相汪静)“不管是风景还是人文,都太让人惊艳了,不愧是大山深处的绝世秘境!”日前,一名自驾到贵州省雷山县格头村的游客,面对当地的如画美景发出感叹。

雷山县是全国传统村落密度最大的县,共有68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格头村就是其中一个。据雷山县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申静介绍,以前的格头村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村民没有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有村民把木质结构的苗家吊脚楼改造成钢筋混凝土房屋,少数民族原始风貌逐渐消失。获知此情况后,2019年起,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检察院的统一部署下,雷山县检察院干警持续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行动。经查,格头村现存有167栋民居,有的吊脚楼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居民在吊脚楼上加装现代装饰,传统村落整体风貌遭到严重破坏。

“当时看到这些情况很痛心,于是向雷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及雷山县方祥乡政府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严格依照《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要求,对辖区内破坏传统建筑风貌的行为进行整治,使其恢复原有特色。同时,指导村民委员会将传统村落保护内容纳入《格头村村规民约》,对辖区内破坏传统建筑风貌的行为进行整治,切实担负起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雷山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文魁说。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立即对辖区内现存的传统村落进行梳理,对已翻修的民居严格按照条例要求整改,并通过召开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宣传保护传统村落的法规政策。

村民保护意识提高了,如何让传统村落重现发展生机?“我们决定从格头村的人居环境和能体现该村特色环境的保护入手。”文魁说。雷山县检察院以传统村落生活垃圾、污水排放、村落建筑风貌和消防安全等问题为监督重点,向职能部门发出18份诉前检察建议,督促林业部门对1300余株古树名木建立档案,实行挂牌保护;督促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对“老丹江”、乔兑粮仓群、革除夫役碑等反映苗族文化历史的文物设立保护标识。同时,该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与该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等部门及乡政府出台《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公益诉讼协作配合的意见》,为常态化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后,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相关职能部门、旅行社签署了《黔东南州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雷山试点)框架协议》和《格头村传统村落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了格头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2019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与当地检察机关联合在格头村拍摄的以保护传统村落为主题的微电影《我是检察官之古寨新传》,荣获了第八届亚洲微电影大赛最佳作品奖,强化了公益诉讼保护传统村落的宣传,凝聚起更多保护传统村落的共识。

新东方:拟于年底前停止K-9学科类培训服务 房山:心系群众冷暖 监督保障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