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苑|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文|章璇雨
秋波荡漾,枯叶正黄,小船摇晃在湖泊之上,前方是回家的路。炮火一响,数万同胞,面临危险。火车上,山河万里波澜壮阔,是祖国的大好风景,是他们的拳拳守卫之心,也是这场战役的开端。
电影《长津湖》长达3个小时,取材于一场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役。历史上的长津湖战役于1950年11月27日开始,到1950年12月24日结束。整场战役历时28天,在零下30—40°C的天气下进行。
电影开始并未有太多故事的叙述,导演用第一视角,以伍氏兄弟、钢七连为剧情主线,极尽残忍地铺开一张鲜血淋漓的画卷。从主人公伍氏兄弟奔赴战场,与雷公、余从戎、平河等战友一同保家卫国开始叙述,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另一个主线:毛岸英向彭德怀主动请缨,毛泽东主席将儿子派去战场,到最后毛岸英将鲜血和泪水一同洒在异国土地上。
在第七穿插连突袭敌军过程时,全篇达到了高潮,未掺杂任何一句话,眼前是混战场面,雪和鸡毛一同纷飞而下,吆喝和弹声此起彼伏。场地上尽数染红,血肉模糊。
“未曾经历过的,何来感同身受?”皑皑白雪里,有人难得啃上一块冻得僵硬的土豆,有人正享受冒着热气的烤鸡;有人冷夜潜伏,有人帐营取暖;有人喃喃哼着家乡的歌谣,有人收音机里欢度着圣诞……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彰显的是中国军人的风度。面对令人憎恶的北极熊团团长,伍千里拦住了伍万里的枪,只是一个毫无抵抗力的将死之人,中国军人的使命是保护国家,而不是被嗜血和复仇的欲望蒙蔽了双眼,让扣动的扳机成为憎恶与贪欲的爪牙。
最后结尾处只留下了雪地里怒视前方的冰雕,还有淌着血颤颤巍巍说着“别把我留下”的雷公,他们就这样留在昨天了。
渐渐,电影院里细碎的爆米花碰撞声音消失了,荧幕光映衬着前排几颗晶莹的泪珠,3个小时里,我们见证了伍万里的成长,见证了毛岸英为国捐躯的英雄壮举,也见证了伟大功勋下无数不知名英烈的陨落。
他们的壮烈牺牲,最终扭转战局。经此一役,我军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挫败了美军想继续北进的计划,为之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长津湖战役,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武力和硬实力都不如美军的情况下,他们以血肉之躯换取了祖国和家人的平安,以吾辈之热血,换后世之繁华。
有人这样评价《长津湖》:电影杂乱无章,没有高潮,只有几段很冗长的战争场景,总之就是度过了非常漫长的3个小时。
我再次想起那句话,“未曾经历过的,何来感同身受?”是我们忘记了,在历史上,战争就是如此,它并不精彩又极为残酷。只有你死我活,只有沾满血泪的身躯和残破不堪的斗争。在《长津湖》里,是战争最真实的一面,没有过度的升华,没有吹捧数不尽的伟大,那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无数与敌军抗争的战场的缩影。
如今,盛世已现,我们终于扛起了先辈的担子。抗疫场上,阻断疫情分秒必争的是我们;洪灾来临,涉水捞人捐赠物资的是我们;辱华事件,抵制大牌支持国货的也是我们。
在黎明破晓时,他们会看到,那颗危难关头发射的信号弹,终于点亮了未来,我们都沐浴在余晖里。
我们是无数先辈的光,是他们追寻的希望,正如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劝慰一样: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供稿: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指导教师:贾惠淇
编辑:丁宇同
责编:周南
审核:于英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