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双减"后多部法律聚焦教育

原标题: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双减"后多部法律聚焦教育

正义网北京11月5日电(见习记者谢思琪)日前,随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义务实现法制化。

记者注意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期间,多部法律聚焦教育。除了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以外,体育法、教师法相继修订,均涉及教育主题。有观点认为,这是配合教育“双减”政策,进一步规范和强化校内外教育、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这些法律的出台出台和修订将对教育产生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分会理事、北京教育法研究会理事何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刘俊海。

体育法修订: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于10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体育法修订草案明确,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同时拟定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义务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提到,当前我国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美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相对缺乏、课业负担偏重等问题。

“此次体育法的修订从法律的高度保障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刘俊海表示。

刘俊海表示,此次修订落实了国家“双减”政策,明确了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这是底线、是刚性的法律要求。另外,拟定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这个时间恰好处于暑假时期,孩子们可以多参加体育节的活动,这可以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让他们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法修订:为教师减负,保障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3年颁布,教师法的多项规定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需要进行修订。据报道,教育部部长怀进鹏10月21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时介绍,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工资分配制度和晋级增薪机制,落实为教师减负要求,保障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记者了解到,“双减”政策出台之后,落到教师身上的任务和责任相对加重,从分层留作业到帮同学们分午饭、看管午休,又要及时回复家长的咨询和消息。

刘俊海指出:“如果说老师的课业负担降不下来,那学生的‘双减’也落不到实处。特别是中小学老师以分数评职称,以分数评先进,以分数评劳模,这种唯分数论的习惯持续了几十年,所以真正的要从根源标本兼治的话,是需要给老师减负的。让老师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更好地教书育人。”

家庭教育促进法: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双减”

如何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双减’的目的,是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特别是加强美育和德育,提高综合素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教育回归本位,让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分会理事、北京教育法研究会理事何裕表示。

记者注意到,“双减”政策出台之后,8月25日,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课外辅导机构培训材料内容科学准确,容量、难度适宜,与国家课程相关的内容应符合相应课程标准要求,不得超标超前等。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宣传分会理事、北京教育法研究会理事何裕表示:“国家课程标准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并且结合各门课的特点制定的,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的标准。教材应符合学生心智成长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的举措,坚决杜绝‘拔苗助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10月23日表决通过后,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该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相关阅读:
咸辉调研检查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工作 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安全屏障 4.67亿元“科创金”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