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心有灵‘樨’‘董’民心”,董浜镇打造统战成员与民“连心桥”

原标题:“心有灵‘樨’‘董’民心”,董浜镇打造统战成员与民“连心桥”

“荷花浜那边,我觉得应该要增加几个志愿服务点位,现在那里来玩的人越来越多,但志愿者、服务点都不够,对维护秩序和村容都不利。”智林村钟家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的桂花树下,“桂香圆桌会”活动气氛热烈,村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常熟市董浜镇侨界代表顾一飞一边听一边仔细记录着村民们的问题和建议。

常熟市董浜镇充分激活统战成员活力,深挖智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案例潜力,依托钟家巷实践站阵地及其“地标”之一老桂树,打造“心有灵‘樨’‘董’民心”统战成员联络服务品牌,在桂花树下开展“学、议、践”活动,密切侨界、新阶层等统战成员与村民群众联系,让统战成员与村民更心有灵犀,凝聚发展合力。

突出领学功能,“桂香读书会”通民识

如何发挥好统战成员文化程度高、专业技能精、有社会影响力的优势?董浜镇组织了“桂香读书会”,由统战成员领学,开展党史等相关书籍阅读交流活动,并结合自身经历和专业知识,开展党史、董浜革命建设发展历史宣讲。同时围绕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政府政策、智能手机使用、医疗、养老数字平台使用等生产生活技术,由统战成员在实践站内开展宣教,并针对村民疑难进行答疑解惑,提升村民思想认识和知识、技术水平,让乡村不仅有桂香,更有“书香”。

突出议事功能,“桂香圆桌会”通民声

村民们有意见怎么抒发?有问题在哪里解决?董浜镇的“桂香圆桌会”活动,让统战成员与村民“圆桌”可以围坐一起,围绕村规民约、“千村美居”工程、镇村各项工作等开展共讲共议,由村民针对议题抒发己见、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统战成员进行记录,在活动结束后对村民问题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同时结合自身建议和看法,形成相关调研报告,及时反馈给村和镇相关部门,发挥好统战成员建言献策职能,真正实现通民声、解民忧。

突出服务功能,“桂香志愿队”通民心

结合智林村“老榆树下话文明”“益在蒲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董浜镇还成立了以新阶层人士、侨界人士等统战成员为主体的“桂香志愿队”,开展“千村美居”、公民道德宣讲、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站专门设立“桂香志愿队”服务岗,形成统战成员常态长效服务机制。用好“民意卡”,组织统战成员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开展走访活动,发放“民意卡”收集村民“微心愿”,积极向上反馈。

目前,“心有灵‘樨’‘董’民心”品牌共开展宣讲、议事活动5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次,发放“民意卡”620张,收集反馈相关问题意见300多个。同时,董浜镇也以智林村为点,积极扩大“心有灵‘樨’‘董’民心”品牌覆盖,在各村(社区)开展统战成员共学共议共践活动,让“桂香”飘满全镇。(记者王静)

相关阅读:
江苏常州现有3例确诊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已排查7万多关联人员 坚决落实限制进京管控政策 23个地区、123个车站至北京车票暂停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