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探索智能化应用

原标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探索智能化应用

正义网北京11月3日电(见习记者王冬朱玲)案多人少是老大难问题,怎样帮助检察官把案件办得既快又好?检察信息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如何解决?近日,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部署应用,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在11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加强检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质效”新闻发布会上,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介绍了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的探索成果。

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大力研发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目前,系统已集成20多类、60余款智能化办案辅助工具。”张雪樵介绍称,案卡填录、自动编目等工具,实现了案件信息的自动录入和编排,减轻了检察人员数据录入的工作量。量刑辅助、出庭辅助等工具,辅助检察人员开展刑期计算和出庭示证工作。

据张雪樵介绍,量刑辅助工具可以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一步步规范计算出刑期或刑期范围,同时利用大数据提供历史上同类案件的量刑情况,给检察官以参考,辅助检察官提出精准化的量刑建议。“今年1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运用量刑辅助工具提出的量刑建议,法院的最终采纳率近97%。”

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各地检察机关还可以根据自身办案工作实际,拓展研发符合自身需要的办案辅助工具。各地研发的特色软件,不仅当地可以使用,其他地方的检察机关也可以通过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直接使用,解决了检察信息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如,西藏自治区检察机关可以直接使用广东、浙江检察机关研发的量刑辅助工具。”张雪樵举例道。

据记者了解,目前,围绕检察信息化生态建设,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开放了260余个接口,各地检察机关信息化优秀成果可以直接集成,共建共用。

业务应用系统2.0还激活了“沉睡”的数据,让所有的案件信息可以碰撞、提炼、挖掘,从而发现新的办案线索或者新的司法现象。张雪樵表示,该系统汇聚了全国检察机关的办案数据,可以通过业务数据态势分析,为精准打击和预防犯罪提供数据支持。也可围绕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开展专题数据分析,推进社会治理。

相关阅读:
钟南山团队获2020年度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山西:2021年煤成气抽采量预计实现1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