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京报:重返联合国50年,为全球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原标题:重返联合国50年,为全球发展做出“中国贡献”|新京报快评

▲1971年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会后,中国代表团受到各国记者的“包围”。图/新华社

▲1971年11月15日,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会后,中国代表团受到各国记者的“包围”。图/新华社

50年前的今天,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新起点。

在今年联大一般性辩论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也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可以说,50年来,中国与联合国实现了和谐共振,携手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进步。

“二战”结束后,中国傲立于世界东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世界历史潮流所在,同时也利于联合国自身发展。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的“生态结构”,发出第三世界的声音,表达了发展中国家对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极大地改善了联合国的代表性及其权力结构。50年来,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始终从是非曲直中作出判断,推动国际冲突和争端的和平解决。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和平的基础也在重构,威胁世界和平的除了大国政治失调,还有气候变化、疫情以及其他可能未知的“黑天鹅”事件。

中国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今年在昆明召开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出资成立了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面对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国为世界各国提供援助,并率先实现经济社会的复苏,成为全球抗疫的“大后方”。

50年来,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发展是中国的名片,中国在全球化中实现快速发展,与世界形成牢固的发展纽带,而世界各国也从“中国制造”中获得巨大红利:中国是全球数十个国家与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巨量人口和市场规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08年以来,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为全球发展做出了“中国贡献”。

维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恪守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快速融入国际秩序;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多边主义的坚定捍卫者。作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还通过G20、上合组织等多边合作框架,为国际秩序注入新能量。

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提供者,这是中国与世界协同演化的新角色。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世界,也将馈赠于世界。无论是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提供和平与发展的网络,二者相互促进,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50年来,联合国因恢复中国合法席位而更具有代表性,中国在与联合国的互动中获益良多,也将和平与发展的红利回馈于世界,在为世界提供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成为了推动人类和平发展的中坚力量。

特约撰稿人|孙兴杰(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责任编辑:刘德宾

相关阅读:
碳达峰碳中和重磅文件发布: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以上 新京报:用刑事追责夯实防疫末梢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