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无法抵达的感谢

原标题:无法抵达的感谢

“叮铃铃,叮铃铃……”导诊台的电话一直在响,看着电话,江苏省中医院呼吸科导医王蓉靠近却又迟迟不敢接起。

“是真的吗?”电话那头的声音显得很急切,但他不知道的是,相同的问题已不止一次被问起,也不知是第几次响起电话声了……在打电话的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省内省外,相同的一点,他们都曾是史锁芳医生接诊过的患者。

接起电话的王蓉难掩悲伤,泪痕还没有擦去,眼泪就又忍不住流了下来,她哽咽地回答:“是真的。追悼会将在10月15日举行,您有时间可以来送别史医生最后一程。”电话那头沉默许久,随后传来颤抖的声音:“他上次答应我,来我家吃饺子,怎么还没兑现承诺就……”

今年1月,59岁的史锁芳挂帅出征,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派专家赴吉林长春指导新冠肺炎临床一线中医诊疗工作。除夕当天,史医生即将结束最后一场战斗。路过病房,他看到一位老人在病床前望着窗外久久伫立。看着老人孤独的背影,他赶忙下楼买来饺子并招呼老人一起吃。老人握住史医生的手,动情地说:“等我病好了,您来我家吃饺子,我给您包。”史医生笑着回答:“好!您好了我就去!”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老人的笑脸上一时泪眼蒙眬。

在同事魏瑜的印象中,史医生身材高大,两鬓斑白,“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满了电,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永远把患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从不考虑自己”。去年,湖北疫情时,作为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临时党支部书记,史锁芳身先士卒,迅速奔赴江夏方舱医院,冲锋在抗疫第一线。工作期间,史锁芳每天在隔离病区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并坚持对每一个收治的患者问诊。他的举动赢得了患者的高度赞扬和充分信任,大家每每见到史医生,都如看到亲人一般亲切。

此外,史锁芳医生始终坚持中医自信,他勤思考,爱看书,讲课极富感染力,每每引经据典,引得学生热情欢呼。疫情期间,他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对抗疫病方面的传统优势,并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辨证施治,综合运用针灸、推拿、灸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在统方之外施加特色方,真正做到了“一人一方”,取得显著疗效,彰显了中医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独特智慧与力量。

“史老师像灯塔一样,指引我们在中医药道路上前行。他对中医药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在他精神的感召下,坚信中医药定能发扬光大,我们广大学子也一定能肩负起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使命和担当,不辜负我们的史老师。”史锁芳的学生张婉如说。

良医济世洁无尘,细语柔声更可亲。因为史锁芳医术高超,每天都有很多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找他问诊。因为心疼患者来回跑,史医生总是从患者角度出发,经常为患者加号,但很多患者并不知道的是,史医生患有严重眼疾,视网膜曾经脱落,眼睛状态已经非常不好。

史医生还写得一手好字,每每给病人看完病,他总会在病历上写下一些祝福的话以表祝愿。仁心仁术的济世态度,也让他收获了患者衷心感谢。尤其是在每次抗疫任务之后,导诊台总能接到来自患者的感谢电话,话语里满是对史医生的问候和感激。

今年7月,南京出现疫情,史锁芳医生再次披挂上阵,担任江苏省卫健委新冠肺炎康复中医专家组组长。无论何时,他都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给予患者细心体贴的诊疗与照顾,一直坚守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他才撤离。“他的身体本来很好的,只是这次真的太劳累了,就倒下了。”回忆过往的点滴,史锁芳医生的同事无不动容,情难自持。

2021年10月13日凌晨1时6分,史锁芳医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岗位上因突发疾病救治无效,享年59岁。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10月15日,追悼会在南京西天寺殡仪馆致远厅举行。这天大雨倾盆,来悼念他的人们无不黯然神伤,大家迟迟不肯走出灵堂。

10月19日是史锁芳医生的“头七”,中国人讲,悲莫悲兮生别离。金陵城依旧阴雨霏霏,导诊台的电话不时响起,那一句句感谢的话语仍时常回荡在医院,但史锁芳医生却再也听不到了……(记者李雨泽)

相关阅读:
全省实有市场主体居全国第五位 新设市场主体增长9.5%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欢迎仪式在京举行 蔡奇点燃火种台 陈吉宁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