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风传承|勤俭持家久
花开,蝉鸣,叶落,霜降。四季轮回,春去秋来,寒来暑往,不知不觉二十多年过去了。望着窗外那轮明月,我陷入思索,成长的路上,是谁一路修剪我的旁枝末节,又是谁点亮一盏灯,照亮我前进的方向?我的思绪在记忆的长廊中寻找着答案。
我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离最近的镇有好几公里的距离,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山人海,没有高楼大厦。但在这里,时常让人感觉到安宁,尤其是奶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我小时候听得耳朵起茧的一句话:“一根红线两枝花,勤劳节俭不分家”,时常鞭策着我,并成为了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一直指引着我。
记得小学的时候,暑假里的一天,奶奶叫我一起去割稻谷,年迈的奶奶弯着腰,用镰刀卖力地割着稻谷,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开始割稻谷。当时天气很热,汗水直接流进我的眼睛,生涩发疼。脚下,新割的稻茬,不小心戳到脚踝,十分刺痛。我很快就受不了了,有种临阵脱逃的冲动。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咱这水稻,今天不割的话,明天雨水多了就会发芽烂掉,所以不能再耽搁了。”我看着大汗淋漓的奶奶,哪还好意思偷懒,只好蹲下身子继续坚持下去。我一边擦着汗水,一边割着稻谷,真正体会了“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艰辛。奶奶说:“一串稻穗长成不容易,不能让他留在土地里白白浪费,人这一辈子也是如此,要懂得勤劳节俭,把自己的长处和价值发挥到极致。”于是,在收割过的稻田里,奶奶和我挎着篮子、拿着袋子,低着头、弯着腰,一串又一串地,用心仔细搜寻,好让稻穗归仓。望着这一串串金黄的稻穗,我想,只要自己认真努力、勤劳节俭,终有一天能拾起自己梦想的稻穗,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虽然生在农村,但长辈们从来没有让我们三兄妹受冷挨饿。母亲和奶奶一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也是勤俭持家的好手。家里的困难在她面前都能一个个化解。田地里的玉米绿豆花生,菜园里的白菜萝卜葱蒜,春种秋收夏耕冬藏,母亲样样学得来,样样在行。家里家外她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犹记得小时候和父亲母亲围坐在一张椅子旁吃饭的场景:一家五口,每人手里抱着一碗汤,椅子上放着一碗咸菜。看着已经吃了两天的咸菜,我直皱眉,嘴里抱怨着。母亲却说:“咸菜也是菜,一定要吃完,不能浪费。我们要时刻牢记‘勤俭兴家,浪费可耻’的道理。”
家风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是融在血脉中的骄傲!就这样,在长辈们言传身教的熏陶下,在勤俭节约的成长环境中,我更加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工作后,虽然很少时间和父母相聚在一起了,但是奶奶和母亲的教导早已在我内心种下了种子。上班期间有事外出随手关下空调、电灯;工作中单面打印的文件进行重复利用;生活中洗菜的水留着冲厕所、浇花;吃饭时吃尽碗中的每一粒米……长辈用他们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勤劳俭朴、自力更生的精神,培养了我乐观积极的心态,指引着我在工作与家庭建设中奋勇坚定前行。
家风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伴随着我从懵懂无知走向了成熟稳重,在无形中给我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传递着正能量,沁入心扉,一路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陆川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