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媒:一切都不正常了
“供应链噩梦”,对于全球受半导体等关键零部件短缺、港口堵塞、劳动力短缺、物价上涨等问题冲击,一些西方主流媒体近来这样形容。欧美国家面临的困境尤其受关注。
在美国,有媒体惊呼“一切都不正常了”,在荷兰鹿特丹港,一些船只需要等待200个小时才能卸货,在英国费利克斯托港,一批装满圣诞节礼物的货船因无法卸货而不得不开往其他地方。当地时间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对一些发达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进行下调,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陷入供应链紊乱泥潭。其中,对美国的经济增速预期从7月预估的7%下调一个百分点,在七国集团(G7)中,这一增长预期降幅最大。美国总统拜登很着急,他计划在当地时间13日会见一批高级官员和企业高管,希望跟他们共同“大干90天”以缓解供应瓶颈问题。有外媒提到,中国也受到此轮全球供应链危机的影响。不过1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学者表示,供应链紊乱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对外依赖程度,以及产业、行业体系是否完整。中国自身产业体系比较完整,并且较早控制住疫情,所以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受到的影响并不算太大。
美媒:一切都不正常了
IMF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正值该组织和世界银行召开秋季年会之际。据法新社13日报道,在这份报告中,IMF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从7月预估的6%下调至5.9%。“但整体数据掩盖了对一些国家增长预期的大幅下调,它们正处于持续的困境中,比如美国、德国和日本。”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说。
IMF将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从7月预估的7%下调至6%。加拿大、德国和日本的增长预期分别被下调0.6%、0.5%和0.4%。据《华尔街日报》报道,IMF将发达经济体今年的整体增长预期从5.6%下调至5.2%。戈皮纳特对法新社说,这些国家正在经受供应瓶颈带来的影响。她形容,这次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非常独特”,尽管需求强劲,但供应链未能迅速恢复。
“电脑芯片短缺,史诗级的港口拥堵,卡车司机严重缺乏,脆弱的供应链正承受着极大的压力。”CNN13日这样描述如今的“全球供应链噩梦”。英国《泰晤士报》称,为控制疫情而实施的边境管控措施以及劳动力短缺、进口激增形成一个“完美风暴”。“由于交货不及时,全球生产都将受阻,成本和价格因此上升,全球经济增长因此变得不那么强劲”,穆迪分析公司本周的一份报告这样称。
欧美国家港口集装箱“堆积成山”的场景成为近来西方主流媒体关注的一大焦点。《泰晤士报》网站13日的头条文章写道,由于该国最大集装箱港口费利克斯托港容量已经饱和,一批装满玩具和电子产品的货船12日被调转至其他地方。“我不想自己看上去是个‘圣诞怪杰’,但今年的圣诞节货架将出现空缺。”一名货运公司负责人说。《泰晤士报》称,类似问题在世界多地都发生了,美国尤其严重,出现了“集装箱灾难”,上个月,一度有60艘集装箱船在西海岸的洛杉矶和长滩等待一个空位卸货。美国东海岸港口的情况也不乐观。“‘一切都不正常了’:供应链大混乱下的美国港口”,《纽约时报》12日以此为题刊文称,美国第三大集装箱港口佐治亚州萨凡纳“已经没有地方可以放东西了”:近8万个集装箱堆叠在一起,比平时多了50%,其中大约700个集装箱已留在这里至少一个多月了。报道说,这些集装箱正等待船只将它们运送到最终目的地,或者等待卡车将它们运到仓库。佐治亚州港务局负责人格里夫·林奇抱怨道:“压力从未如此之大。”
消费者也能切身感受到供应链出现了问题。据德国《商报》12日报道,欧洲国家许多超市、日用品商店和建筑材料店铺的货架空空荡荡,各种商品的价格急剧上涨。比如,2019年购买汽车轮胎的均价是62欧元,目前已升至102欧元。
“在美国,可以在杂货店或零售商店一下子找到你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已经一去不复返。”美国雅虎新闻网站说。一名康涅狄格大学商学院学者称,无论是家居用品、电子产品,还是服装、玩具,如今都在人们的抢购清单上。路透社引述一名白宫官员的话称,尚不适应货架空空如也的美国消费者,可能需要保持一些灵活度和耐心。“有些东西,人们是买不到的。”当被问及圣诞节购物时,这名官员这样说。
供应链问题也对美国食品供应和农民收割庄稼的能力构成威胁。路透社称,由于钢铁、橡胶等原材料的短缺,许多农民发现,自己的农业机械设备坏了找不到配件维修。另外,不少农业机械制造商也找不到工人,一些工厂的工人缺口高达40%。
白宫要“大干90天”
西方国家政府正在采取行动应对供应链混乱问题。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12日呼吁,G7应该更紧密地合作,以解决阻碍经济从新冠疫情中恢复的供应链中断问题。
美国总统拜登则计划在13日与高级官员和利益相关方举行会谈。据CNN报道,参加协商的人员来自港口运营方、卡车司机协会、工会,还有沃尔玛、联邦快递、UPS等公司的高管。白宫希望与他们合作“大干90天”直至年底,以缓解供应链瓶颈问题。洛杉矶等港口将全天候运转。13日,拜登还将就全球供应链问题发表讲话。
拜登资料图
路透社称,白宫近期一直在努力解决从肉类到半导体等各种产品的供应短缺问题。美国政府在6月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在8月底任命了负责美国港口事务的“特使”。
对于供应链混乱的缓解前景,外界看法不一。CNN引述穆迪公司的分析称,供应链问题“在好转之前会变得更糟”,“前方乌云密布”,原因在于各国的抗疫方式存在差异,以及全球缺乏“协调一致的努力”以确保全球物流和运输网络的平稳运行。而一些美国大型银行的高管们则乐观认为,供应链应该能在数月之内恢复正常。英国《金融时报》13日引述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的话说,“现在是最糟糕的时候,庞大的市场体系会自行调整”。不过,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的高管坦言,他们最初低估了劳动力和原材料短缺带给全球供应链影响的程度。
中国WTO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1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全球供应链波动状态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如果疫情未完全遏制,供应链很难完全恢复正常。疫情结束后,调整、稳定供应链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中国也受到影响?
一些外媒提到,此轮全球供应链危机波及中国。《纽约时报》12日报道说,有数百艘船只停靠在中国港口,德国电视一台则称,由于芯片短缺和电力问题,中国9月的汽车销量相较一年前下降近20%。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受到的影响并不算太大。”霍建国说,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率先控制了疫情,较早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后来中国对全球短缺物品的应急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经济的循环和自身拥有的产业链、供应链基本上是稳定的,只是在某些尤其依赖进口的原材料或者其他产品上,中国会受到全球供应链混乱的一些影响。另外,其他国家供应紧张或者价格上涨可能导致中国的生产线需要调整供货体系来应对。
在12日发布的报告中,IMF对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8%,相较于7月时的估算仅下调0.1%。法新社称,有分析认为,中国正面临房地产市场疲软、煤炭价格上涨、供应短缺等问题,但8%仍然是中国自2011年以来最强劲的增长率。
总体来看,IMF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路透社报道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前景变得更为艰难,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因为疫情而恶化,这些因素抵消了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近期增长前景的强劲势头。IMF将对尼日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等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增长预期上调,另外印度的增长预期保持不变,仍然是9.5%。
报告还说,“疫苗鸿沟”加剧经济前景的“危险分化”,因为低收入国家的96%人口尚未接种疫苗,这些国家将面临更长期的低增长和愈发严重的贫困问题。
另外,IMF称,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通货膨胀风险阶段。尽管该组织认为,通货膨胀将在2022年中期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的水平,但它警告称,如果供应链危机的持续时间和破坏性超出预期,通胀的负面影响或进一步加剧,这可能导致各国央行提前收紧货币政策,从而抑制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