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和我们的朋友·守护者

原标题:我们和我们的朋友·守护者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在对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中,野外监测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木江坪保护站站长,施小刚带领的团队刚刚斩获国际巡护员奖。他们为这个万物和谐的大家庭付出着什么呢?

卧龙:公认全国最难科考的野外调查地

卧龙是横断山峡谷切割最深的地方,公认为全中国最难科考的野外调查地。跨过齐胸的急流、穿过藏有蚂蟥的密林、挺近缺氧海拔区、与各种兽类偶遇……这些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境况,施小刚团队不过是家常便饭。

充当大熊猫“捡粪官”监测熊猫动态变化

大熊猫固定样线监测,就是要在所有已知或可能有大熊猫分布的地方进行调查,了解大熊猫的活动情况,比如野生大熊猫的卧穴、爪痕、足迹等。

对粪便提取DNA分析,就可以确定同一只个体不同季节、不同年份活动范围的变化,进而掌握大熊猫种群的繁衍和扩散情况。

红外相机如开盲盒难忘首次拍到大熊猫

我们和我们的朋友·守护者

我们和我们的朋友·守护者

在野外布设红外线相机,可以全天候记录野生动物的活动场景。每次看到相机都像“开盲盒”。施小刚至今记得2005年第一次用红外相机拍到大熊猫的经历。

偶得雪豹影像团队向更艰苦地方挺进

红外相机的另一个监测对象就是雪豹。为了拍到这些“雪山精灵”,队员们需要朝着更艰苦的地方挺进。

2009年1月,经过一个月的等待后,红外相机拍到的画面让人震撼:一只豹子尾巴上翘站在悬崖边,双眼像萤火虫在发光,雪地上还有大块大块清晰的足迹。以往,上这样一趟山得五六个小时,但查看红外相机的科考队员杨文刚不顾环境和天气的恶劣,激动地飞奔回去报告这一喜讯。

我们和我们的朋友·守护者

十余年持续野外监测积累丰富一手资料

十余年不断的努力,施小刚团队拍摄各种野生动物影像近3万份,野外采集雪豹等食肉动物粪便200多份,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为全面系统的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几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实施多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多条野生动物交流廊道,大熊猫、雪豹等8000多种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在此繁衍生息,超12万当地人与野生动物比邻而居。

相关阅读:
  • 中国和马来西亚互相延长免签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关于深化提升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2024年6月20日,吉隆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建立外交关系50周 2024-06-20
  • 中澳总理会晤,有几个重要信息

    中澳总理会晤,有几个重要信息

    来源:北京青年报撰文丨余晖董鑫2024年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国务院总理李强赴澳大利亚的消息备受外界关注... 2024-06-17
  • 【8点见】取款需派出所同意?吉林银行回应

    【8点见】取款需派出所同意?吉林银行回应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欧盟拟对我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商务... 2024-06-13
  • 旅韩大熊猫“福宝”正式与公众见面

    旅韩大熊猫“福宝”正式与公众见面

    据央视新闻消息,经过2个多月的隔离检疫和过渡适应,今天(6月12日),旅韩大熊猫“福宝”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 2024-06-12
  • 【8点见】国足惊险晋级18强赛

    【8点见】国足惊险晋级18强赛

    来源: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国防部驳斥荷兰海军舰载直升机挑衅行为:必... 2024-06-12
  • 大熊猫“福宝”能“谈婚论嫁”了吗?官方:没到年龄

    大熊猫“福宝”能“谈婚论嫁”了吗?官方:没到年龄

    6月11日下午,“守护旗舰物种讲好大熊猫保护故事”中外媒体见面会在四川卧龙神树坪基地举行。发布会上,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魏... 2024-06-11
让高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另类舞台 吹牛一度电能发一百万度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