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亩产529.6斤我省盐碱地里育出高产大豆
来源:大众日报
10月10日,在黄河三角洲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东营分子设计育种研究中心基地里,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邀请专家对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大豆高产稳产分子基础与品种培育”进行测产,结果显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含盐量为千分之五的盐碱地里,种植的耐盐大豆材料TZX—1736、TZX—805亩产可达529.6斤、526.6斤,创造了耐盐碱大豆新品种的亩产纪录。
记者了解到,上述两个数据已远远超越2020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量(264.8斤)。以中科院院士领衔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这两个大豆品系具有耐盐高产特性,是大豆耐盐碱的重要创新性成果。
该品系的育成者、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田志喜介绍,课题组在东营盐碱地自然雨养条件下,连续四年对8000多份大豆材料进行筛选,得到超高产优异大豆种质56份,特别优异材料18份。同时,与其合作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郭凯课题组开发出4项盐碱地养分管理配套技术。最终,经过四年时间培育而成。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其中80%以上依赖进口,2020年进口总量高达一亿多吨。当前我国大豆面临的主要瓶颈是单产低和耕地不足,因此,广袤的盐碱地聚集了大量科研工作者的目光。根据粗略统计,我国有盐碱地5.5亿亩,其中至少有约2亿亩具有改造潜力。耐盐碱大豆新品系的出现,无疑为深耕盐碱地,充裕大粮仓提供了核心要素。(记者李明贾瑞君通讯员王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