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科院在昆发布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成果
昨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成果发布会,全面展示了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研究、监测、收集、保藏和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领域所取得的多项重要成果。全新打造的“中科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展”也正式亮相。
我国基本摸清生物类群植被类型
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介绍,中科院拥有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相关的机构多达40余家,包括在境外建设的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等。
中科院19个研究所的生物标本保藏和科普展示馆馆藏标本达1870余万份,占我国标本收藏量的一半。2003年开始,中科院牵头建设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已数字化来自329个标本馆或博物馆的1635万份标本。中科院的植物园(含与地方政府共建)15个,总面积为68319.7公顷,占全国植物园总面积的67%。
在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的研究方面,从20世纪50至60年代起,中科院先后组织850所大专院校和研究所进行了40多次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正在开展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和即将启动的第三次新疆自然资源科学考察等,将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本底和变化提供翔实的资料。
目前,我国基本实现了在国家水平摸清主要生物类群和植被类型的目标。2021年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收录了11.5万个生物物种。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我国发表的新物种超过2400种,占全球新发表物种总数的10%以上,其中高等植物312种、脊椎动物100种、昆虫类1322种、真菌类669种。
率先开展极小种群野植保护研究
在生物多样性监测方面,自2004年起,建设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目前共建成24个大型森林动态样地、50多个面积1至5公顷的辅助样地。样地总面积达到580公顷,标记的木本植物1827种245万株,代表了中国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地带性森林类型。
2013年,在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基础上,正式启动建设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包括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个方面的10个专项网和1个综合监测管理中心;中科院还在全国率先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体系的研究,对61个物种实现了人工繁殖基础上的迁地保护、9个物种开展近地保护示范、20个物种开展回归试验示范。
在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收集和保藏方面,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17468种25.8万份生物种质资源。其中野生植物种子10601种85046份,占我国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36.3%;动物组织材料2200种、微生物种质材料2280种,使我国的特有种、珍稀濒危种及具有重要经济、生态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设施之一。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及服务方面,近年来中科院科学家发表了多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在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中科院建有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数据中心7个,包括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和3个院级数据中心,即植物科学数据中心、海洋科学数据和地球大数据中心。搭建了全球微生物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汇聚了来自51个国家141家合作伙伴的52万株微生物实物资源数据,形成了全球互联互通的微生物数据信息化合作网络。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展”亮相
本次发布会上,中科院在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打造的“中科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展”也正式亮相。该展览介绍了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基础设施、网络平台、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及在生物多样性编目、生物多样性起源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等方面的重要成果,还设有植物多样性、种子的圣殿和智能体验专区等,集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为一体。该展览作为COP15期间重要的成果展示平台之一,先期供大会嘉宾作为学术参观、交流使用,后将择期向公众开放。(昆明日报首席记者廖晶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