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陕西大荔县近50万亩农田受灾,有种枣户损失近百万元,农民:3年辛苦白费了
来源:时代周报
“河水还在涨,排不出去”
10月9日8时许,由于洛河下游长时间高水位运行,陕西大荔县赵渡镇乐和村朝邑生产围堤发生漫堤。
大荔县防汛指挥部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荔县沿北洛河两边的乡镇都有受灾,其中赵渡镇位于最下游,受灾最为严重。
据大荔县人民政府官网,截至10月9日22时,因强降雨和渭、洛河汛情,大荔县累计受灾23.9万人,49.1万亩农田被淹,多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受损。经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61亿元。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赵渡镇辖区10个行政村共计1.8万人已经全部转移,部分群众分批分点到周边朝邑镇、安仁镇等安置点集中,有的则去投靠亲朋,目前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安置点有不少老人,目前欠缺一些防寒与应急物资,天也冷了。”该工作人员补充道。对洪水何时散去的问题,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只知道河水还在涨,排不出去。”
工作人员为安置点老人送上物资图源/华商报
受灾群众多为三门峡库区移民
水灾来袭,首当其冲的是三农。
据大荔县人民政府官网介绍,当地受灾的农作物主要为玉米、红萝卜、花生、冬枣、秋延椒、柿树等,经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达到4.61亿元。同时,因秋淋天气,2021年秋收进度受到严重影响,截至目前,大荔全县玉米仅收获7.9万亩,蔬菜类1.1万亩。
赵渡镇严通村一位赵姓村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荔县作为农业大县,以种植冬枣闻名全国,全县种植冬枣面积大概有40万亩,一亩地收入少说也在一万元左右。而这次突如其来的洪水,可能会“让当地枣农接下来3年面临颗粒无收”。
赵姓村民发来的视频显示,洪水进村后,水位盖过蔬菜大棚,漫上了炕,原本的枣园也已成为一片汪洋。“天气冷,局部在下雪,果树长时间泡在水里,怕是全无了”。据赵先生估算,当地今年种植冬枣的农户少则亏上十万元,多则几十上百万元。
赵先生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枣树种植到收获果实需要3—4年,包含农业设施大棚在内,每亩前期投资都在5万—20万元间。重新种植不但意味着一大笔投资,还意味着3—4年没有收成的成长期。
严通村部分地区,水位已接近大棚顶部图片/受访者提供
“这次受灾最严重的赵渡镇乡亲们是三门峡库区移民,随父辈才搬来二十多年,他们太需要帮助了。”赵姓村民表示。
这场暴雨,也让赵渡镇平民一村的李姓村民损失惨重。据该村民介绍,自己于2019年承包了别人的16亩枣园,“当时承包的十年,钱一次交清,还剩下七年,这下完了,树都活不了了。”3年的辛苦一朝白费,李姓村民表示自己欲哭无泪。
大荔县此前已经下了几天的雨,进枣园的车道时而布满积水,时而泥泞不堪。运输车辆进不去,只能看着枣熟透开裂,不能采摘,该村民称,自己每天都在祈祷天放晴。
据李姓村民回忆,其在10月10日中午12点左右接到警察通知,“说是河水快漫上来了,要求附近村民赶忙撤离”。但此时,其种植的枣没摘完,“现在枣园都淹没了”。
赶在大水到来之前,该村民拖家带口离开了村子,在附近的朝邑镇找了间80元一天的民宿住下。“村子空了,还好现在有个落脚的地方。”
据陕西日报此前报道,除盛产驰名冬枣外,大荔县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优质黄花菜生产基地。大荔黄花菜总种植面积约8万亩,总产值可达8亿元。此外,大荔的“小人参”大荔红萝卜久负盛名,全县共有15万亩种植地,亩产可达5000斤。
降雨量增加近三倍
近一个多月以来,大荔县已经历连续5次降雨过程,且每次间隔时间短、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累计降雨量681.0毫米,其中9月份连续出现的3次强降雨,累计降雨量达290.6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偏多272%。
大荔县境内渭河、洛河相继出现超警戒量级洪水,特别是本次洛河最大流量达到1560立方米/秒,为1999年以来最大流量,最高水位346.46米,为历史最高水位。
连续强降雨导致洛河大荔段水位持续上涨,相继出现超警戒量级洪水,防汛形势十分严峻。10月5日,大荔县启动洛河Ⅳ级防汛应急响应,执行洛河1号警戒防护预案。随着水情不断变化,10月6日执行洛河2号抢险防守预案。
据大荔县人民政府官网,截至10月9日22时,累计投入防汛抢险队伍1.1万人(次),机械设备152台,动用编织袋6.1万条,砂石料2500立方米,运输设备76辆(次),已有序转移安置群众18408人,无人员伤亡。
目前,当地安置点的已转移民众生活稳定,各项抢险救灾工作正科学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