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原标题: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观察者网讯)“伊藤美诚变着方式发球,其实是一个文化问题,日本文化中很注重这种仪式感……”近日,学者马未都在谈话节目中将其发球方式归为“日本文化”的分析引发争议。

不过,在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伊藤美诚曾在接受采访时亲口承认,自己练习乒乓球以后发球动作越来越大,“主要就是为了让对手摸不清头绪而已,夸张的动作是为了迷惑对手”。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这段内容出自《圆桌派》第五季第一期,于9月23日播出,节目组请到了邓亚萍来谈乒乓球赛场上的技术与心理战。

谈及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孙颖莎与伊藤美诚对战那一场时,邓亚萍分析指出,伊藤美诚发球的动作比较夸张,动作大、速度快,打得也狠,打法和她有点相似,但总体来看,伊藤美诚实力不够,她是靠一两下、两三下的搏杀,再加上凶狠,试图以气势去压制对手,“她这样的打法根本赢不了中国人”。

邓亚萍随后对孙颖莎的状态表示欣慰,认为孙颖莎强就强在一直没有乱阵脚,强强对抗的时候不示弱,“打到后边一点,(孙颖莎)适应了伊藤美诚的速度,靠实力取胜。(国乒)整体的实力在后边。”

此前,邓亚萍也曾发布过一篇文章详细复盘伊藤美诚与孙颖莎的对决,当时也提到了伊藤美诚的这种风格:一上来,先搏杀,但被逼的不行的时候,她会乱搏,所以,“(当时)打到第4局,一开始上来比分还是咬住的,2:1、3:1,但是还是孙颖莎领先。”

节目中,邓亚萍从技术上分析完伊藤美诚的打球风格后,嘉宾教授许子东抛出疑问,“伊藤美诚这种‘花枪’是技术上需要的吗?”

随后,学者马未都接过话头,“这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问题”。

他表示,日本文化中很在乎仪式感,所以那种“花里胡哨”的一套动作是日本教练和选手都非常看重的东西,同时以日本击剑来印证“仪式感”一说。讲到击剑选手的仪式感时,主持人窦文涛接了一句“(比如)宫本武藏”,马未都连连点头。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那么,如何看待这种“仪式感”呢?马未都认为,你可以不喜欢但要接受它存在。

马未都表示,在伊藤美诚参加比赛时,网络上对她有一些负面评价,“我们必须宽泛一点看待这个世界对运动的一个态度,她是她的态度,你看着很高兴就行了,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按照一个路数去发球,过去高抛球抛那么高,很多人愿意看这个过程,我们要允许乒乓球百花齐放。”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昨天(6日),这一段内容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有网友认为马未都的这段分析属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伊藤美诚本人知道自己那些动作还是日本武士道文化使然吗?”允许各种体育运动百花齐放没错,但“一个简单的发球,非得上升到整个日本文化?”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对于马未都谈到日本剑术的仪式感时,窦文涛用宫本武藏举例,不少网友也认为太过迷惑,宫本武藏是日本16世纪的剑术家,“你咋看到的呢?”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认为马未都所说没有任何问题,日本文化中的确注重仪式感。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那么,伊藤美诚究竟为何采取这种打球风格呢?东京奥运会结束后,伊藤美诚曾在接受采访时亲口承认,自己练习乒乓球以后动作越来越大,“主要就是为了让对手摸不清头绪而已,夸张的动作是为了迷惑对手”,当时,她还坦言,自己并不在意网上的评论,网友能关注她,自己很高兴。

伊藤美诚发球花里胡哨是因为日本文化?马未都分析伊藤打球风格引争议

责任编辑:王珊珊

相关阅读:
国庆电影票房十大城市:沪京深前三 成都反超广州 西安跻身前十 网传“无病女生被推上手术台”,处置结果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