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与《检察日报》共同成长 一个"非典型"读者的副刊情结

原标题:我与《检察日报》共同成长|一个"非典型"读者的副刊情结

自毕业后入职检察院,我就与《检察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一般读者不同的是,我是一个“非典型”读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对于一份检察机关刊物,我最钟爱的却是它的副刊版面。

记得2006年入职北京市宣武区检察院之时,《检察日报》创设《法学院》增刊,我经由单位推荐参加征文活动并入选。文章回顾了我求职面试季的辛酸苦乐及作为一名“菜鸟”书记员辅助办案的心得体会。

进入忙碌的办案期,《检察日报》陪伴我从“菜鸟”逐步成长。工作之余,看看同行的办案、生活经历,有激发斗志、情绪减压等神效。作为单位的通讯员,我曾给《明镜》等栏目投过几次小文,还曾参加过检察日报社组织的线下座谈,有幸见到了各地的检察“笔友”。其后经遴选到北京市检察院工作后,任务日益繁重,虽未再动笔书写小文,但持续关注《检察日报》,尤其是《绿海》改版之后的发展和变化。

作为一名“非典型”读者,我本以为将继续“潜水”下去,疫情的来袭改变了这种状态。一日与宣武区、西城区检察院同志回顾和展望老宣武“撤并”十年经历时,心潮澎湃,提笔写下《宣武十年纪》,没想到在《检察日报》顺利发表,并在龙编辑的鼓励下,相继撰写了《高光时刻:“重走”中国司法路》《影像中的检察官》等文章。

窃以为,理性而枯燥的法律难免会造成法律人与社会大众、法言法语与一般认知的隔阂。再高深的理论、再睿智的思想,如果不能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大众所接收、理解、内化于心,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而法学与文学是相通的。翻阅《绿海》副刊,文章虽是法学评论、书评、影评或散文,却与检察工作的发展、检察人的职责等息息相关。我由衷地希望,《绿海》副刊能够扛起法律与文学的大旗,完整立体、有血有肉地展现我们新时代检察官的鲜明形象,向社会大众传导输送法律人这一优秀职业群体的理性逻辑、文学爱好和审美情趣,如此则幸甚。

(作者系北京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

相关阅读:
品味文化之美 畅享美好假日 专家:厦门有望在10月7日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