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意满分!“看中国”作品《新中国之歌》,火了!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国歌是怎样来的?为何曾在全世界传唱?
近日,由土库曼斯坦青年克丽丝创作的动画短片《新中国之歌》火了。虽由外国青年创作,短片却讲述了一段连中国人都鲜少了解的历史,别出心裁地采用定格动画作为呈现方式,回顾了《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前后以及传唱到全世界的幕后故事。
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上海大学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深圳雅文教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这部短片。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充满勇气和斗志的《义勇军进行曲》曾唤醒了无数国人的希望,相信这部短片的传播也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国歌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
“半个”中国历史专家
30年代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34年,为了响应民众抗日的呼声,上海电通公司制作了影片《风云儿女》。电影以主人公们在战场上的激昂歌声作为主题曲,这就是田汉作词、聂耳作词的新中国之歌——《义勇军进行曲》。一次偶然参观博物馆的经历,西班牙制片人、“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活动指导老师奥黛(Odet Abadia)被国歌诞生的故事深深吸引。她马上将这个选题推荐给了其所指导的“看中国”上海行活动成员。
外国青年导演、土库曼斯坦女孩克丽丝(Kristina Grigoryan)及中方制片人田洪敏立刻爱上了这个既有深度又有意义的选题,投入到创作之中。她们精心筹备,反复构思,走访多处中国国歌历史遗址,搜集了十余万字文字资料,修复了几千张图片,最终以定格动画这样一个灵活有趣的方式创作了短片《新中国之歌》。导演克丽丝表示:“在拍摄过程中我对中国历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算是‘半个’历史专家了”。
《新中国之歌》作品截图
短片不仅讲述了中国国歌诞生的过程,还讲述了这首不寻常歌曲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故事。在爱国人士刘良模等人的努力下,《义勇军进行曲》曾在世界各地传播。1940年在美国一场露天音乐会上,美国黑人和工会争取权利的政治活动家、著名歌手保罗·罗伯逊用字正腔圆的汉语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同时,他还为《义勇军进行曲》做了英文版专辑《Chee-Lai Songs of New China》。宋庆龄亲自为专辑做序,专辑中“Chee-Lai”就是“起来”的音译。专辑在海外颇受好评,“Chee Lai”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被广泛传唱。影片展映时,有观众这样表示:“第一次听到英语版本的国歌,非常有意思,其中许多细节连中国人也不了解。”
《新中国之歌》收获各界点赞
《风云儿女》的编剧夏衍先生的孙女沈芸评价道:“用美国歌唱家的例子连结国际,这个切入点很好,这就与“看中国”的名字十分贴合;而且讲历史的方式有多种,《新中国之歌》的方式比较独特、活泼。它没有刻意追求故事性和戏剧性,而是尊重了基本的史实”。
中国共产党早期不得不转入地下的艰难困苦、他们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追求、上海早期电影业的曲折发展以及号召全民抗日的热血澎湃,都包含在了这首新中国之歌里。沈芸说:“电影插曲成为国歌,这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别的例子。正如歌词中写的‘在最危急的时刻’,在抗战背景和‘白色恐怖’的严重时期,国歌的意义就在于此,是保存实力、继续战斗的一种方式。”
“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创始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表示:“‘看中国’活动旨在通过外国青年的独特视角,展现中国的多元面貌,促进青年间的跨文化沟通。截至2021年,已有来自五大洲91个国家77所海外高校的804名外国青年共完成779部纪录短片,斩获120余项国际性奖项,在5大洲28国展映。《新中国之歌》是‘看中国’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传播将使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历史,也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在建党100周年的背景下,在国庆节的重要节点,《新中国之歌》获得国内外上百家媒体平台的广泛报道,不仅是对‘看中国’项目的肯定与砥砺,也更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中国。”
截至目前,《新中国之歌》已在紫光阁、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频等国内上百家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发出,并登上微博热搜,阅读讨论量近7000万。美联社、每日先驱报、雅虎新闻、WBOC电视台、bostonstar、2news等海外媒体也对短片进行了报道。
部分媒体报道情况
影片新颖活泼的形式和内容获得了网友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关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李政评价道,这部短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也能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国国歌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加拿大网友安德鲁则认为,短片用颇具创意的方式为外国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历史的新角度,既有趣又生动。中国网友“鸽和鱼”则在评论中写道:“听到短片里的电影原声,看到外国友人唱起《义勇军进行曲》,激情瞬间点燃了。这真是刻在基因里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