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发布6项重要成果 进一步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发布6项重要成果进一步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9月24日,2021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市文物局发布正阳桥遗址、路县故城遗址、白各庄墓葬群、金中都遗址、万寿寺东路遗址及清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6项年度重要考古成果。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说,这些考古成果广泛分布于中轴线和三条文化带,进一步展示并实证了中华文明史、北京地方史。

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正阳桥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8月27日至9月17日,市文物局对正阳桥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地点涵盖东城区正阳门箭楼东南、前门步行街北端东侧、大北照相馆北侧。其中,在正阳桥东南侧出土一具镇水兽,为泥岩雕刻而成,俯卧在雁翅石条上,头朝东南,俯向水面一侧;尾向西北,略弯曲,身披鳞甲,局部饰祥云纹。考古专家介绍,此镇水兽应为明代遗存,对研究北京城护城河及防御、水利、交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了解正阳桥的地理方位,是中轴线上重要的物质实证。

而在大运河文化带上,路县故城遗址、万寿寺东路遗址、清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等考古成果沿途串联,进一步丰富了这条“玉带”的内涵——

路县故城遗址是通州区域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古城,本年度完成了城址内的勘探,开展了南城门和城外遗址、墓葬群的发掘。其中,城内完成勘探面积27.5万平方米,发现了夯土城墙、建筑基址、道路等遗迹,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城址内地层堆积与时代,基本探明了城内遗迹的类型、形制、分布和埋藏情况。南城门已发现南城墙基址、唐代至魏晋时期道路、灰坑、排水沟等,为研究汉代县城的规制、营造方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万寿寺东路考古发掘出清代虚空同体殿、静思报恩殿、西静院正房、元光门、屏门及甬路、游廊等附属设施,基本弄清了清代万寿寺东路的建筑布局;考古工作者还清理了明代、民国时期建筑基址各1处,对厘清万寿寺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作用,为研究明、清、民国时期万寿寺建筑的工程做法、形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朝阳区东坝地区发现3座清代中期的大、中型合葬墓,考古专家结合文献和考古成果,确定为清代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是清代皇家园寝制度的典型代表和实物史证。

一系列考古成果及最新发现,使得北京城的故事更完整了,同时进一步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比如,位于长城文化带的平谷白各庄墓葬群,共发掘墓葬130座,出土陶器、铜器、玉石器等文物600余件(套),时间跨度从西汉早中期一直延续至东汉晚期,对于认识北京东北部及河北中部地区汉代文化面貌、家庭与家族的内部构成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金中都地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文物工作人员本年度在金中都外城的东部、北部、西南部、东南部发掘了五处地点,发现了金代建筑遗址、灰坑、水井、河道、道路等重要遗迹,另外还有唐、辽、元、明清时期的遗存,对研究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等城市更迭有重要作用。

2021首届北京公众考古季为期2个月,期间将举办公众参与、考古体验、专题展览、云端展示、学术讲座等5大类24项活动,让市民零距离感受考古魅力,体味文化内涵。(李祺瑶)

相关阅读:
哈尔滨市纪委监委成立32个监督检查组 督促疫情防控措施落实 31省区市新增确诊病例38例 其中本土病例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