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追忆强士中教授:宗师风范,浩气长存!

原标题:追忆强士中教授:宗师风范,浩气长存!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2021年9月17日,著名桥梁专家、西南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强士中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0岁。西南交大师生校友沉痛悼念强士中教授!

追忆强士中教授:宗师风范,浩气长存!

强士中教授1941年10月13日出生于陕西礼泉。1968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1982年获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5年获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铁道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艰难求学、追梦青春

强士中少年时期家庭困难,经济拮据。家在农村的他,为了节省开支,减轻父母的压力,每次步行10余公里往返于县城的学校和家之间,有时候脚磨出了泡,父母看着心疼,他却觉得没有走不完的路。他就读于礼泉第一中学,是该中学建校后的第一届毕业生。艰难的求学历程锻炼了强士中坚韧不拔的人格品质。经过三年寒窗苦读,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物理专业。

1968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四川什邡解放军农场、四川内江冷冻厂、四川内江地委等单位工作。10年的地方工作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在10年工作中一直保持危机感的他,抓住机遇,考上研究生,实现了命运的转折,有机会重拾科研梦,重返学术道路。他大学本科学的是工程物理专业,和桥梁并不相关。在内江的10年工作期间从事过厂房结构设计和概预算编制等工作,凭借这些工作经验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强士中以37岁“高龄”考入西南交通大学桥梁、隧道与结构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这是恢复高考后西南交通大学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在著名力学专家奚绍中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箱形梁空间分析理论的研究,1981年12月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强士中具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突出的创新能力,硕士阶段就下定决心攻读博士学位。1982年考入桥梁泰斗钱冬生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开展钢结构稳定与疲劳方面的研究。1985年7月他的博士论文《动态松弛法和板件承载力》答辩,由钱伟长院士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卞学鐄教授(国际著名计算力学权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等为委员。答辩委员会对他的论文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钱伟长院士说,这是西南交通大学(包括老唐院在内)工学博士第一名。强士中成为西南交大土木学科历史上第一位工学博士,创造了西南(唐山)交大历史上新的光辉一页。

▲强士中教授博士毕业证书

▲强士中教授博士毕业证书

承前启后,创新桥梁理论与技术

强士中留校后,由于科研业绩突出,很快成为西南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带头人。他强调以工程需求为导向,研究工作涵盖了桥梁工程学科多个领域,尤其在桥梁薄壁结构理论、车桥耦合振动、钢桥稳定与疲劳、大跨度悬索桥等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

在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期间,针对国内外当时箱形梁分析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强士中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增补未知参数法以解决箱梁空间分析中的病态方程问题。他成功地解释了现行四种箱梁理论的分析结果有时会产生很大差别的原因,以及这四种理论的本质联系和差别,并解决了大跨铁路曲线连续梁桥分析中的徐变次内力及支座设置等难题。他担任了南昆铁路四座重点桥梁工程的咨询专家,并承担了我国首座铁路大跨曲线连续梁桥(南昆线板其二号桥)的科研攻关工作,同时担任该桥建设的总监理工程师,为该桥高质量建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钢结构稳定与疲劳研究方面,他一改过去在薄板稳定理论研究中仅研究理想平板的巢臼,而是研究工程实用板件,即将其几何缺陷(初始不平度)和物理缺陷(残余应力等)考虑在内,分析其直至破坏的整个加载历程,从理论上证明了英、美学者在实验中所发现的受剪腹板拉力场的存在及其出现和发展历程,不仅算出其极限承载力,还算出它的越过极限承载力之后的行为。他在这一研究工作中还将板件长宽比、宽厚比、边界条件、几何和物理非线性、面内荷载类别(受剪、受压、受弯及其组合等)都纳入计算模型之中,推算出能用试验验证的结果。这是一项针对工程结构所进行的系统的、全面的已付诸实用的研究工作,钱伟长院士、卞学璜院士(美)等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他在我国首次介绍、发展了一种适合于复杂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动态松驰法,并致力于计算机实践,从误差理论入手,终于在改进动态松驰法方面建立了一个参数优化自动选择法,发展了动态松驰法,使计算效率大为提高。

追忆强士中教授:宗师风范,浩气长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高,修建高速铁路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另外,铁路运输所面临的压力也迫使铁路在不断提速。针对铁路提速、高速铁路修建所带来的振动问题,强士中及时带领一批年轻教师与研究生开展高速铁路车桥耦合振动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轮轨关系的分离迭代技术,解决了轮轨接触中不定方程的求解问题,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以及秦沈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武广客专等一系列高铁工程建设中。

推进我国大跨度悬索桥建设

强士中系统而卓有成效地在我国开展了大跨度悬索桥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为促进我国大跨悬索桥设计建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追忆强士中教授:宗师风范,浩气长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尚没有一座现代大跨悬索桥。强士中对此有非常透彻的了解,从1985年起,他就非常重视悬索桥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陆续培养了1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年青教师从事大跨悬索桥理论、设计和施工的研究,并从1986年起多次举办或协办全国性悬索桥讲座和研讨会,为20世纪90年代我国陆续修建的10余座现代悬索桥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1991年我国第一座现代大跨悬索桥汕头海湾大桥开始兴建,他当即被聘为该桥建设顾问,并受托校核其初步设计,他在该初设校核报告中所提一系列建议(较重要的如鞍座下不设辊轴、大缆丝股制造方法、锚固及防腐、加劲梁的预制和拼装等)陆续被其后修建的悬索桥所采用。他指导一批教师和博士生作为主要设计成员,参与了虎门大桥、江阴长江大桥等的设计任务。他和导师钱冬生教授对虎门大桥加劲梁采用扁平钢箱梁(而不用美、日一直使用的钢桁架方案)且钢箱梁工地连接采用全焊的建议被采纳,仅钢箱梁工地连接采用全焊这一建议对虎门大桥所导致的节约就以千万元计,且被其后的西陵、江阴长江大桥、厦门海沧大桥所采用。这一建议的成功已得到事实的肯定,港珠澳大桥等许多沿海交通工程,绝大多数的大跨悬索桥和斜拉桥的方案都采用扁平钢箱梁,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经过深入研究和细致比较,他对我国许多大跨悬索桥和斜拉桥的一系列重要建议(如江阴长江大桥北锚碇采用大型沉井,而不采用英国咨询公司所主张的钢管桩方案,南京二桥斜拉索锚固方式及布置构造等)被采用,对我国大跨桥梁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我国多数建成的大跨悬索桥均聘其为顾问或主持其攻关项目的研究。

他主持编制的悬索桥计算分析及监控软件,在广泛的实践中得到了认可,从早期的汕头海湾大桥,一直到新近设计建造的我国最大跨度的悬索桥西堠门桥的设计计算和施工控制中均反映效果良好。

强士中在30余座大桥的设计和施工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交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继往开来,中兴桥梁学科、培养杰出人才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桥梁及隧道工程”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曾培养出国内外院士、大师共计30多名,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该学科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强士中任职期间,以其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精湛的学术水平,为该学科团结凝聚了一大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学科队伍极富生气和潜力,成为桥梁工程领域科研教学和技术咨询最具实力的一支队伍,也是对我国桥梁工程建设贡献最大的高校之一,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追忆强士中教授:宗师风范,浩气长存!

强士中以雄阔的视野和渊博的学识,融学术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于学术指导和课程教学之中。先后指导培养了60余名博士生研究生和100余名硕士研究生,多数已成长为所在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为我国桥梁和交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经过数年的调研和准备,1996年,他在国内率先组织实施按土木工程大类招收培养本科生的教改工作,主持教育部“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工作,对土建类本科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改革,大幅增加计算机实践环节,扩充与土木相关的机电类及高新技术的内容,并在试点班推广专业课英语讲授。按大类培养的本科生知识面及就业渠道得以拓宽,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荣获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追忆强士中教授:宗师风范,浩气长存!

淡泊名利,终身奉献

2011年,70岁的强士中教授从工作岗位退休后,作为我国著名桥梁工程专家的他完全可以选择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悠闲退休生活,但他仍发挥余热,关心中国桥梁事业发展,积极为国家重大桥梁工程建设献计献策,为解决桥梁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供技术咨询。

他积极支持学校学院的各项建设事业,支持在职领导工作,关心学校学院的发展,对学校学院工作建言献策。作为土木学院的老领导,他主动联系校友,支持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工作。

强士中教授退休后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担任研究生课程《桥梁结构分析理论》授课教师。现在很多毕业生回忆起强教授70多岁上课时的场景:“一堂课3个小时,没有PPT,只有板书、公式推导及工程案例剖析,每个人精神都高度集中,生怕漏掉一个字…”。

强士中教授真诚提携后辈,热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他退休后长期担任土木工程学院教学督导组专家,旁听课堂教学、审查教学资料,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他腰椎不好,医生建议少坐,为不影响正常授课,他每次旁听都是坐在教室最后,认真听完每一节课。

他退休后仍时刻关注、支持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每每有弟子前去探望,他总是要就行业热点、新技术探讨数小时而不倦。2013年在钱冬生教授翻译欧洲规范工作中,强教授负责EN1992中混凝土桥部分,这是欧洲规范中篇幅最大的一本。强教授翻译稿用蝇头小楷写满了近百页A4纸,电脑誊写后竟无一错漏,并且与全套翻译资料浑然一体,强教授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与钱教授之间的默契可见一斑。2015年公路钢桥规范修订,强教授不遗余力完成钢桥连接等部分修编,深受业界赞许与尊敬。

强士中教授的一生,是求真务实的一生。强教授视野雄阔、学识渊博,融学术研究、工程实践和教学艺术于一炉,在我国桥梁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堪称我国桥梁工程的集大成者。强教授用言行生动诠释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交大学人。西南交通大学跨越三世纪、历经两甲子的发展历程,因有强士中教授这样的一代学术大师而自豪。

追忆强士中教授:宗师风范,浩气长存!

强士中教授待人宽厚谦和、淡泊名利、慷慨达观,一生与人为善、为人师表、无私奉献,是百廿交大学人风骨的典范。强士中教授生活简朴、家庭温馨、家风淳正,是交大人的人生楷模。

执笔:李小珍李永乐肖林晋智斌卫星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魏钰泓

2021年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名单公布 第五届文华奖展演9月至10月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