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它们有了“身份证”!“热科南繁”已完成200个作物水稻品种“图鉴”
来源:海南发布
9月,又到了农作物丰收的季节。
在崖州湾科技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以下简称“三亚研究院”)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在忙着研究工作,让成果在土地里结出硕果。
“建院两年多来,我们已在南繁生物安全科技创新研究、植物虫害监测研究等方面取得进展,逐步形成‘热科南繁品牌影响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郭安平说。
三亚研究院创建于2019年6月,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选派南繁生物安全、国家品种测试、热带基因组学与大数据中心、基因编辑与遗传转化、热带特色作物生物育种等研究方向科研骨干,在崖州湾科技城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成立以来,围绕“南繁硅谷”“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战略,坚持以现代种业为重点,热带高效农业为特色,创建世界一流的南繁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南繁育种公共服务平台。
“主要是为了南繁硅谷建设打好种业翻身仗。”郭安平说,两年来,三亚研究院开展南繁育种区生物安全科学研究与技术保障、农作物新品种测试、农作物种子种苗质量认证等工作,突出战略地位激发创新活力,按照“边筹建、边科研、边产出”的工作模式,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得到快速提升,目前在南繁区水稻害虫生物防治、优异抗虫种质及基因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水稻两迁害虫监测研究、南繁瓜菜虫害绿色防控研究等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郭安平(左)正在指导博士研究生。记者刘琪成摄
此外,三亚研究院开展了假高粱、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草害鉴定监测及控制培训等,为植物检疫及重大病虫草害防控等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完成南繁作物水稻品种“身份证”鉴定个数200个,开展其身份证指纹图谱鉴定,为种质资源材料提供高效交易(交换)平台,为国家南繁种业和粮食安全提供优良种质信息。
在郭安平眼里,三亚是天然的大温室,气候条件、土壤质量非常适合做育种工作。特别是气候方面,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作物的生产和育种工作。良好的环境优势,也吸引了一批科研人才聚集,目前,三亚研究院有科研和管理人员106人,其中领军人才3人、拔尖人才5人,其它类高层次人才14人,南海名家1人、南海名家(青年)1人。
位于崖州湾科技城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实验室内,科研人员正在开展研究工作。本报记者刘琪成摄
目前,这些科研人员开展南繁生物安全科技创新研究、转基因作物南繁区生态环境监测与防控研究、南繁区转基因抗虫玉米外源基因漂移风险评估和控制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寻找作物防治的方法,确保作物增产增收。在热带作物基因组研究方面,还完成了木薯、番木瓜、野百合、椰子、槟榔、椰枣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精细基因组图谱,解析了木薯单体型基因组进化及功能分化规律,以及番木瓜基因组进化对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为热带作物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郭安平说,接下来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同时加强生物育种工作,助力三亚打造“热科南繁”品牌影响力。
据了解,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是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今年5月以来,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南繁育种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河南大学三亚研究院、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研究院等相继在此揭牌成立。以崖州湾科技城为中心的“南繁硅谷”建设,正加快推进。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张慧膑刘琪成
编辑:张刘洋